金融寶庫

提早財務獨立不是夢!理財老司機的8個投資智慧

想法或觀念錯誤,理財用對方法的機率就很低!此時,前人成功經驗與智慧的軌跡是很好的學習指標,可以有效縮短財務獨立所需的時間。

財務獨立或財務自由是時下許多人積極理財的目標,希望早一天能夠不必為了錢工作。然而許多人也發現,投資理財道路上障礙不少,於是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投資理財書籍、付費文章與影音課程,許多人都希望藉由這些專家或理財前輩的協助,儘早讓自己財務自由。

本文綜合多位財務獨立理財老司機的經驗與智慧,讀者可以從中找到正確、適合、對自己有幫助的理財觀念或做法。

智慧1 人要為現在而活
財富要為未來而存

「生活時要如同明天就會死去,投資時要像會永遠活下去。」這句話的意思是「活在當下,長期投資。」想一下,是不是覺得平日做法剛好相反?單以投資來看,從股市等風險資產中賺錢的難易程度與時間成反比,即時間拉長會比較容易獲利,如果期待一夜致富,這跟丟硬幣猜正反面或買樂透彩一樣,屬於賭博(投機),並非投資。

長期投資就如同種植一棵樹,只要正確種植,定期照護,接下來就是花時間等待,終能成長茁壯。如果每分每秒照護、澆水施肥,很容易就把樹給養死了。

同理,投資股票卻每日聽消息面進出,即使買到一檔長期成長的好股票,恐怕也不會持有太久,搞不好還反而賠錢。

我們只要每天盡可能充實地過生活,如同明天就要死了。然後,實際上明天可能不會死,因此必須把部分資金投入優質股票等風險資產中,過程中不忽略它,但也不要因為一些短期、非基本面的事件干擾而輕率採取行動。長期且耐心地等待,就能抓住長線的獲利機會。

智慧2 經濟不景氣正是
累積財富的好時機

試著想一下,同樣一間房子,你希望以1,000萬元或500萬元買到?台股在12,000點或9,000點時,你會願意投資股票?

經濟不景氣時,失業率高,每個人都在為生活掙扎,但是除了經濟苦難之外,投資人買股、買房都能挑到便宜好貨,然後當經濟又繁榮時,財富就能夠大成長,SARS、全球金融海嘯,甚至最近的新冠病毒疫情,都印證了艱難時期是創造財富的好時機。

經濟景氣週期可以確保投資人一定會遇到經濟不景氣與景氣熱絡的情況,若能夠在每一次經濟衰退到來時,都已經準備好資金,也仍然有工作,那麼趁著經濟不景氣來創造財富,將可大幅縮短累積財富的時間。

智慧3 不欠人任何東西
也算是財務獨立

財務獨立的形式有2種:擁有花不完的錢,或是不欠人任何東西。因此,除投資理財外,也要避免將自己的錢交給別人。

當然,無債務生活無法提供與擁有大量金錢一樣的自由度。但是,沒有債務的生活並不是運氣,也並非是努力的問題,而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適用於所有人。

智慧4 聆聽內心的聲音
別拿錢給騙子

我們身邊或網路上總是有各種賺大錢的消息,例如有人表示他們可以讓你在金融市場上輕易有好幾倍的獲利,這樣的說法多半讓人難以置信。

此時,請停止聆聽這些聲音,回頭探索自己內心的聲音,例如這些事情似乎太誇張了,因為你知道實際上不會有任何藥丸、食物會讓人很快變瘦,又或者政府不會提供免費的資金給中小型企業等。聽清楚自己內心的聲音,別把錢交給投資騙子。

智慧5 尋找替代方案
享受生活樂趣

積累更多儲蓄的關鍵不單是省錢,而是花小錢卻不犧牲生活品質。例如喜歡與朋友共享美食,雖然不做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銀行存款,卻會讓你不開心,這就不值得。替代方案是在家自己煮,或是在餐廳裡只點最想吃的那一部分,不額外加點,如此既可以讓自己開心,又能把錢存下來。

另外,還要學習如何在不喪失個人所愛事物、樂趣的情況下減少支出。例如,取消付費的有線電視,改以在網路上看免費頻道,又或者從網路下載電子書取代購買實體書。無論個人愛什麼,從美食、影音娛樂到旅行,都可以找到一些不必花大錢的替代方法,而且不會降低生活品質。

智慧6 每次花費前
都要考量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會計用語,它屬於隱性成本,意思是在有限資源下的眾多選項中,選了其中之一,而被捨棄的選項中價值最高的那一個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

例如,如果不花3,000元買衣服,就有機會通過投資節省更多,假設這3,000元投資期間為20年,並獲得6%的收益,則價值約為9,930元,若每天只花500元生活,不考慮通貨膨脹,那麼這9,930元將是20天的生活費。

若能養成每次做事、花費前都思考機會成本,將有助於聰明消費與生活。

智慧7 今天能省下的錢
要延遲到明日才存

每月投資3,000元,持續30年,並賺取6%的收益,最終將獲得超過300萬元,這是為什麼該在這裡和那裡存下幾元,累積成3,000元並進行投資的原因。

致富的途徑包括繼承、結婚、建立有價值的事業、或隨時間推移不斷投資,但只有投資是大多數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你確實執行,要達成並不難。

智慧8 嫉妒是財富的敵人
較量不會讓人快樂

讓他人嫉妒可能不好,對別人的財富嫉妒則是愚蠢。因為相互比較而產生嫉妒,進而採取一連串的錯誤行為,例如花費大於支出、每月都是月光族,甚至借錢消費或投資等。

此時應該回到基本,即確定真正讓自己快樂的是什麼,畢竟當我們死亡時,不會去想自己擁有的東西,而是會回憶經歷過的時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12月號《Money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