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威專欄】電商從業人員要出哪一招,才能喚醒沈睡使用者與客戶?
【林克威專欄】電商從業人員要出哪一招,才能喚醒沈睡使用者與客戶?
提及「社交型電商」,聽起來像是一個新穎的名詞,但其實,電商於網路的威力並非社交,沒有任何人會為了社交而去購物,但卻會在互動時,順道在平台上購入商品。
從關切私域流量,到力拼轉型成社交電商
目前,私域流量不在是火熱的話題,因為這個概念在解構後,操作的手段早已逐漸植入商業圈。而反觀社交電商的戰力,可看性相當高,尤其隨著網紅熱浪襲來的「直播帶貨」這樣的商業型態,社交型電商則是基於社群軟體生態,將媒介的應用發揮到淋漓盡致。
不過在這我也想到,手機上聆聽的非直播式廣播節目:Podcast。即便它不像是直播帶貨來的立即性,但就因為隨時隨地可重複播放以及長度不受限制,藉由將廣告嵌入節目中進行電商平台推播,似乎也是另一塊大餅。這其中也隱藏了:去中心化的流量時代正悄悄發生,因為人人皆可成為主播、網紅、主持人或是各類有影響力的人等,這也意味著社交型電商再次驗證「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確實會帶來商機」。另一方面,除了個人因為需求尋求好的、有價值的商品之外,似乎因為推播也能夠讓貨物正中TA紅心。因此,市場不受限制的情況下,發展的途徑又增添一道。
不只線上,線下也要顧!
回到上段提到的直播帶貨,先前我的文章分享2019年的雙十一,網紅直播帶貨的新銷售模式,成功帶來甘霖,回顧當時天貓實際的單日銷售額竟達2684億,很多網紅直播的帶貨能力甚至超越當紅明星和第一線藝人。我能大膽預測,社交型電商未來將所有鏈上的人推向下個階段,只要信任建立穩固,使用者的交易和購買決策不太是問題、甚至隨看隨買都成為可能。不過,我們也需要思考:如果少了直播,不同的銷售渠道又該使用哪種手段,才得以讓社交型電商得以持續盈來商機?
我認為,目前的傳統主流電商也需要轉型,導入互動的行銷手段,拋開以往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能成功刷新營業佳績的可能性,社交型電商會是下個時代的趨勢。同時,我們也應納入線下實體場域(如:百貨公司、實體門市)一起搭配思考,無論線上下,都需要讓消費者不只關注短期如周年慶大放送、節日低價促銷等活動,更能因為分享等方式獲得支持和優惠,如此一來,電商才能獲取長存的門票。
社交型電商要做得有聲有色,需要突破限制!
我認為,首先電商後端得先穩固供應鏈─唯有穩定的供應鏈才能保證商品的正常出貨,也能因應特殊狀況,例如:這次的疫情,穩定供應鏈的大場至少能夠「撐得比別人長」,在成本、種類和數量上也因為建立配套措施,才擁有及時調整的彈性。第二,篩選去除快時尚的單品、匯集更多高CP值長存的單品─商品品質好、價格低充滿吸引力,消費者往往是基於「值不值得」做為選購的考量。最後是,培力良好的社交互動─當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的交織時,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以完善的數位方式串聯,才能讓原先的客戶間接進行導客,也更有機會喚醒含金量高的瞌睡客戶。
原文來自:林克威的電商老闆創業誌
圖片出處:unsplash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