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Stock)

近日,科學家成功研製一種藥物,在沒有日曬、沒有紫外線的情況下,亦能使人類皮膚變黑。這種藥物並不像美黑產品(fake-tan)那樣只是將皮膚染色,而是能激活皮膚自行產生黑色素。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減少對皮膚細胞的傷害,因此,這種藥物有望製成防曬乳,幫助膚色較淺人群抵抗皮膚癌。

用藥物「曬黑」皮膚

早在 2006 年,該研究團隊已成功將一種植物提取物「毛喉素」(forskolin)塗在小鼠皮膚上,激活皮膚產生黑色素。當暴露在紫外線中時,接受藥物處理的小鼠由於皮膚內有更多的黑色素,DNA 損傷、曬傷和皮膚癌發生的機率明顯少於沒有受處理的對照組。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實驗對象轉到人類皮膚。然而,人類皮膚與小鼠皮膚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人類皮膚的最外層,即表皮,厚度約是小鼠皮膚的 5 倍,很多藥物,包括毛喉素在內,無法穿透表皮,因而無法發揮作用。

讓皮膚自行產生黑色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癌症生物學家 David Fisher 以及他的研究團隊採取了另一種策略。解決方法的關鍵是一種酶,稱為「鹽誘導激酶」(salt-inducible kinase)。這種酶會抑制小鼠皮膚產生黑色素。如果抑制這種酶的作用,小鼠的毛色會自然加深。

這一現象提示研究人員,只要瞄準這種鹽誘導激酶,阻斷它的作用,就可以促進皮膚產生黑色素。

以這種思路為指導,研究人員修飾了藥物的結構,讓藥物既能穿透人類皮膚,又能阻斷鹽誘導激酶的功能。

臨床研究中,研究員每天將這種藥物塗抹到人類的皮膚上,8 天後,皮膚明顯變黑。在小鼠上進行的類似實驗表明,不再使用這種藥物後,黑色逐漸消退。

每天將這種藥物塗抹在皮膚上,8 天後,皮膚明顯變黑(圖: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評價與前景

Fisher 指出,雖然這種刺激色素的藥物對人體安全有效,但並不能作為防曬霜的替代品。不過,可以把這種藥物和防曬霜結合起來,做成一種產品。要檢驗這種產品的有效性,首先看它能否幫助白皮膚或日光敏感人群抵抗皮膚癌的侵襲。

美國新墨西哥大學醫學院分子流行病學家 Marianne Berwick 認為,這項研究成果很有可能產生很有用的產品。具體還要看這種藥物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皮膚癌的風險,以及使用的簡便性。

 

參考資料:

  1. Mujahid, N. et al. (2017). A UV-independent topical small-molecule approach for melanin production in human skin. Cell Reports, Vol. 19, p. 1. doi: 10.1016/j.celrep.2017.05.042.
  2. Cunningham, A. (2017, June). New kind of ‘tan in a bottle’ may one day protect against skin cancer. Science News.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研發新型免疫療法篩查技術,可快速建立個人化癌症療法

一項近日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免疫篩查原型,能幫助快速開發個人化的癌症療法。比現行的…

研究指出:多運動可減少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許多研究都發現運動與憂鬱症的低發生率之間存在關聯,但運動真的能降低憂鬱症的發生嗎?或者憂鬱症會導致運…

突破性藥物能使失智症小鼠恢復大腦功能

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的一種,佔所有失智症患者的 50-70%,全球患者人數多達 5000 萬人。然而,…

比爾·蓋茲警告:基因編輯可能會使貧富不均的情況更加嚴重

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是近年來最被看好的一種技術。而比爾·蓋茲(Bill Gates)…

澳洲醫院創立生物製造研究所,3D 列印人體組織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與當地一…

夜間傷口復原較緩慢,需晝時 1.6 倍時間

即使在完全隔絕的黑暗環境中,人體仍會自然保持著約 24 小時的規律週期,並隨所接受到的光線刺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