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的有毒蛋白團塊使得大腦功能喪失,造成失智症狀。當團塊累積增加,大腦功能的損失隨即增加(圖:Flickr)

一項研究將為失智症患者帶來新希望。這項實驗性的療法將以超音波進行,透過超音波移除大腦的毒性物質,也許就能抑制失智症狀的惡化,同時不會影響其他區域的腦部功能。該研究的人體試驗已獲得澳洲聯邦政府 1,000 萬澳幣(約 2.2 億台幣或 5,600 萬港幣)的資助。

最新試驗

澳洲昆士蘭大學腦部研究所(Queensland Brain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超音波,以一種非侵入性、不具傷害性的方式移除大腦的毒性物質。研究人員也能在小鼠的腦部注射「微小氣泡」,當這個氣泡和超音波一起作用時,能完全恢復大腦功能。研究人員已經在綿羊和小鼠身上完成實驗,下一步將進行人體試驗。

尤爾根·高茨教授(Jurgen Gotz)表示,未受損的大腦區域在執行此項試驗後,也不會因治療而產生受損。高茨教授表示,因為認知功能並未受損,所以小鼠仍能正常執行大腦功能。雖然這對我們來說是意料之外的,但也相當令人振奮。

高茨教授也表示,長期目標是希望能研發出一種經濟實惠的可攜式儀器,以便對全球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所幫助。

痊癒的希望

昆士蘭大學的彼得·霍伊教授(Peter Hoj)表示,阿茲海默症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失智症而言,目前沒有痊癒的方法。因此像臨床實驗等積極的行動就具有關鍵性價值。

高茨教授進一步表示:「因為大腦損傷無法復原,所以我們希望在所有傷害造成之前,能盡早處理。」高茨教授相信這項實驗性療法越早執行效果將會越好。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我們在病患產生症狀初期就用這個療法,不過顯然需要更多資金才能實現此目標。」

目前,澳洲的失智症患者有 40 萬人,全球失智症患者則約有 4,000 萬人。預計到 2050 年,澳洲失智症患者將增加到 110 萬人。儘管 1,000 萬澳幣的政府資金投入,最多只能讓 10 位澳洲的早發性失智症患者接受實驗性療法。高茨教授解釋:「資金的投入能吸引全世界一流人才專注在這個議題上,也許就能找到治癒失智症的方法。」

 

參考資料:

  1. Brittney Kleyn. (2018. Dec. 17) Dementia Symptoms Reversed in Mice, Human Trials Next After Federal Funding Announced. ABC News.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全新類型的細胞,就藏在人類身體的肺中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細胞,躲在人類肺部細緻、分支的通道內。根據一項新研究,這種新發現的細胞,在維…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與瘦身有關的ALK基因

有IMBA參與的國際研究小組—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發現一種稀有基因ALK(Anaplas…

英國醫療總監警告:抗生素抗藥性可引致現代醫療的終結

英格蘭醫療總監指出,如果人類不採取積極措施,任由微生物抗藥性發展,人類將面臨嚴峻的「後抗生素災難」(…

澳洲醫院創立生物製造研究所,3D 列印人體組織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與當地一…

科學家成功培植眼角膜,治癒失明

墨爾本大學及澳洲眼科研究中心最近合作研發了一種角膜培植技術,聲稱已在實驗中成功利用體外培植的角膜細胞…

大腦植入晶片,癱瘓病人成功重拾活動能力

8年前,比爾·哥切華爾(Bill Kochevar)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肩膀以下的身體從此癱瘓,直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