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能以電流加速傷口復原的繃帶。(圖:SAM MILLION-WEAVER)

日前,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團隊開發出新式繃帶,能夠自人體呼吸形成小幅動作,產生小電流刺激傷口,加速癒合速度。在實驗鼠上進行的測試發現,能將原所需兩週的復原時間縮短至三天。

電流刺激

過去的研究已發現,當傷口受到小電流刺激時,會形成一種影響傷口癒合速度的成纖細胞(fibroblasts),進而釋放出較多的相關化學物質協助傷口復原。研究人員也同時發現,若刺激電流過大,反而會導致傷口產生高反應性的氧化物,而這些氧化物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加速細胞老化。

研究人員蔡偉波博士表示:「這些發現相當令人振奮。但詳細的復原機制仍有待未來持續的研究了解。」

能源來源

雖過往也有使用電流刺激恢復傷口的設備,但這些設備通常相當笨重,不方便使用。而研究人員開發出微型的奈米發電機(nanogenerators),得以擺脫設備上的問題。這種設備大小如同一般的繃帶,能夠纏繞在人體手臂等位置的軀幹上,藉著人體呼吸時產生的微小動作產生小電流,並以電擊刺激繃帶下的傷口。研究人員王旭東博士對此種能源來源表示:「這種產生電流的方法就如同人體內電場產生的方法一般。」

未來發展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在更貼近人體組織的實驗豬上進行動物實驗。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提升奈米發電機的性能,使其能從心跳脈搏產生的更微小動作中捕獲能量。而在價格部分,王博士也表示:「我認為價格不會比一般的繃帶高出多少,因為此裝置的製程相當簡單且方便。」若研究團隊能夠有更進一步的進展,對現代醫療中處理傷口的方法將會是一突破性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Long, Y., Wei, H., Li, J., Yao, G., Yu, B., Ni, D., . . . Wang, X. (2018). Effective Wound Healing Enabled by Discrete Alternative Electric Fields from Wearable Nanogenerators. ACS Nano. doi:10.1021/acsnano.8b07038
  2. It’s not a shock: Better bandage promotes powerful healing. (n.d.). WISC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研發出能自我修復並改變形狀的水凝膠,可製成人造肌肉和皮膚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的團隊研發出一種…

「讀寫」DNA:科學家計劃編寫並合成人類基因組

1990 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與多個國際機構合作,展開了「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

現今世代的雙胞胎出生率為人類史以來最高的比率

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2對是雙胞胎 許多人應該都有遇過雙胞胎的經驗,最近一項調查指出現今世代出生的…

很快,我們或能喚醒自己童年的記憶

你最早的記憶是什麼?無論多努力地回憶,大多數人都無法記起生命最初幾年裡發生的事情。 在兩歲到三歲之間…

研究人員終於發現,在卵巢癌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之間的基因連結

科學家發現了,在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與某類型的卵巢癌(ovarian 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