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起搏器是生物電子學最有名的發明(圖:WikiCommons)

直至現在,藥品業一直也是建基於化學和生物學上,透過身體的生化反應治療病人的疾病。但現在,英國一間名為 GlaxoSmithKline (GSK)的製藥廠,卻正開拓一個截然不同的新療法,透過我們體內的電脈療癒身體。

GSK 藥廠的生物電子學研究總監克利斯‧法姆(Kris Famm)表示,科學家正嘗試了解人體的「電子語言」如何能影響人類的器官,籍此為病人提供精確的治療:「據我們目前所作的發現,這療法的前景非常好。」

目前該公司正與世界各地 50 個研究夥伴合作。跟據初步的動物測試,療法獲得了驚人的效果,成功治療多個疾病。法姆表示:「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醫生除了會施用分子藥物外,亦會同時施用生物電子療法。」

「我們下一個挑戰,是製造一些微型裝置在體內提供電子療法,證實它能為病人病情帶來重要的好轉。」

引來大量投資

有見英國的成功,美國政府正提供大量資金鼓勵當地新創藥廠研究這個範疇,其中由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贊助的 SPARC 計劃預算高達 2.4 億美元。各國踴躍的表現,更引來 Google 的關注,聯手與 GSK 藥廠合作,在這嶄新科技中插上一手。

本週一,Google 母公司旗下的生命醫學研究所 Verily ,公布與 GSK 藥廠合作創辦葛凡尼生物電子公司 (Galvani Bioelectronics),合共投資 7.1 億美元,其中 Verily 佔股 45%,估計投資高達 3 億美元,比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預算更高。

神經網絡 (圖:ExtremeTech)
神經網絡 (圖:ExtremeTech)

無副作用的藥物

生物電子學最知名的範疇無疑是它對大腦的研究。其中最備受報導的,包括一個能幫助殘障人士利用思想操控義肢的納米裝置,和一個可植入大腦內重建受損神經網絡的裝置。

但近年該領域卻開始轉向研究大腦和脊髓之外的周邊神經系統,透過神經直接影響身體所有器官,生物電子學研究人員維伯(Doug Weber)解釋:「周邊神經系統是身體資訊的高速公路,籍著傳達廣泛的感官與機動訊號,監察我們的健康狀況,然後改變我們的大腦和器官運作保持我們的健康。」

其中一個知名的例子包括被稱為心律調節器或電子起搏器的器材,能透過電擊保持心臟健康跳動。目前研究人員正研發更多先進的器材,讀取及矯正神經系統傳送的電子訊號,從而改正眾多不同的疾病,包括發炎性腸道疾病、關節炎、哮喘、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等。

目前生物電子學仍然處於動物測試的階段,但科學家的目標是研發高度針對性的產品,可在治療疾病同時不為病人帶來現代醫藥的眾多副作用,或如GSK 藥廠所說:「在2020 年前推出歷史上第一種能以我們身體的『電子語言』溝通的藥物。」

You May Also Like

美一婦女感染超級細菌死亡,所有抗生素完全無效

最近,美國內華達州一名婦女受到一種「超級細菌」的侵襲,市面上所有抗生素均完全無效,令醫生束手無策,最…

科學家於泥土中發現新型抗生素——美拉希汀

抗生素(antibiotics)原是真菌或細菌為了爭取生存空間與資源,抑制其他菌種生長所分泌的化學物…

巧妙的移植技術,讓接受腎臟移植的孩子們不需要再進行免疫抑制的過程

器官移植可能可以拯救生命,但是它們可能是帶有附加條件的-通常,這包括需要終生服用免疫抑制(immun…

一項歐洲研究發現,過半癌症新藥並未提高患者存活率或健康

歐洲藥品管理局自 2009 年至 2013 年共批准了 48 種新的藥物,用於 68 種情況下的癌症…

科學家發現,人類眼中的角膜組織可能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抵抗性

隨著今年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全世界大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性影響,許多人都在問同樣…

英國研究指出,疫苗接種從 2000 年開始已經拯救了 3700 萬名孩童的生命

疫苗接種是醫學上最偉大的救命恩人。自世紀之交以來,新的模型顯示,對 10 種主要疾病的免疫,已經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