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組天文學家表明,每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都有片安全區,數千顆行星可以在那裡繞著黑洞公轉。

它被科學家取名為blanets

《科學警報》報導,科學家讓它有了一個名字,這個令人疑惑的名字就是blanets。鹿兒島大學(Kagoshima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在上周提交給《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供同行評審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實際過程與正常行星圍繞恆星形成的過程非常相似,只是在更極端的條件下,當塵埃和氣體在黑洞周圍旋轉時,只要它離黑洞足夠遠,不會被黑洞的引力吞噬,它就會逐漸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世界,不過還有可能的是,如果氣團的碰撞速度足夠高,則最初的塵埃聚集體會彼此粉碎而不是粘在一起。其次,團塊在碰撞階段可能會迅速增長,這不適合更自然的粉塵密度模型。

在黑洞周圍形成

我們一直都知道可以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軌道上發現恆星,且數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人馬座A (位於銀河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周圍恆星,希望能找到它複雜組成的成分,也有人假設那裡存在著既圍繞著恆星旋轉也可以被黑洞捕獲的行星。

所以和田敬一的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系外行星,它們可以直接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形成,活躍的黑洞被吸積盤圍繞著,巨大的灰塵和氣體在周圍盤旋,而氣態盤的內緣被吸入黑洞,這很像恆星系里行星形成的方式,氣體雲中的團塊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旋轉最後得到原星。當它旋轉時,來自周圍氣態層的物質形成了一個向其饋入的圓盤,而離恆星稍遠一些,氣體更穩定地旋轉,從而形成了行星,它就是blanets。

體積可以長到比地球大3000倍

儘管blanet和行星的形成過程非常相似,但最終的結果卻可能大相徑庭,研究發現,blanets理論上可以長到比地球大3000倍,不過對1000萬太陽質量的黑洞來說,blanet的質量很容易達到棕矮星的程度,位於氣體巨型行星和恆星之間的物體,在其核心中融合了氫,但又不足以產生氫聚變。當然,我們實際上無法檢測到這些對象,這意味著它們目前還只是純粹假說中的對象。

圖片來源:dailykos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0,AUGUST 5).ASTRONOMERS SAY THAT PLANETS ORBITING BLACK HOLES ARE CALLED “BLANETS”.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NASA 洞察號證實火星地震活躍,並發現氣輝現象

美國太空總署(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InSight)在 2018 年 11 月首次登上火星…

德國海底觀測站神秘失蹤,只剩被扯斷的傳輸電纜

一座在波羅的海(Baltic Sea)海底用來收集重要科學數據的大型觀測站突然神秘失蹤,只剩下被扯斷…

新研究發現,重力仍然從地底深處形塑著地球的表面

就像所有的行星一樣,地球是重力的產物。一點一點的,成長中的塵土與岩石質量拉近了足夠的材料,形成了我們…

不孕症與壓力大有著相當大的關聯,大腦中的神經元是關鍵因素!

科學家能控制神經元群的活動 由神經內分泌學中心的格雷格·安德森教授所領導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

馬斯克:SpaceX 將「第一優先」打造星際飛船

馬斯克:SpaceX 將「第一優先」打造星際飛船 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於上月30日成功將兩名…

宇宙大爆炸後產生了60%的氫氣,那另外消失的40%呢?

宇宙中有40%的可見物質未被探測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宇宙中約有40%的可見物質構成了我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