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技術尋找新的引力波

一組科學家正在採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尋找新的引力波,他們認為這種引力波的存在正不斷地衝刷著地球,科學家計畫使用一種聰明的方法,就是將整個星系變成一個巨大的天文台。這個來自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的團隊正利用北美納赫茲引力波天文台(nanogrv)來尋找那些因質量大、速度太慢而無法用地球上的LIGO等天文台觀測到的引力波。

發表在《天體物理雜誌通訊》上的研究表示,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記錄和研究引力波,這些引力波是由黑洞合併等等的宇宙事件所引發的,但專家認為,有越來越大的引力波不斷流過地球,就像宇宙背景噪音。

LIGO天文台發現的是高頻引力波

引力波和電磁波一樣,也分不同的波段,近年來頻繁登上科學新聞頭條的「雷射干涉儀引力波天文台(LIGO)」發現的是高頻引力波,頻率大約在幾十至上千赫茲。而這次北美納赫茲引力波天文台(NANOGrav)在分析了45顆脈衝星的觀測數據後,發現一個有趣的低頻信號,這個信號可能就是天文學家過去十年一直苦苦追尋的納赫茲引力波,其頻率比LIGO發現的引力波相差了11個數量級。

一般來說最典型的引力波源是兩個天體相互繞轉,因輻射引力波帶走了軌道能量,逐漸靠近而最終並合。LIGO和歐洲的Virgo干涉儀探測到的引力波就是來自致密雙星並合,雙星系統可以包括兩個中子星、兩個恆星級黑洞或一個中子星和一個恆星級黑洞。

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的合併

我們假如NANOGrav看到的信號是引力波的話,有可能是超大質量黑洞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這種超大質量的黑洞,質量比太陽大百萬至十億倍,被認為大量存在於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中心。當兩個星系並合時,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機會成對,形成雙體系統繞轉,並最終並合。

由於體量巨大,這樣的兩個黑洞互相繞轉一圈通常要花費數年甚至更長時間,其輻射的引力波頻率在納赫茲( 10-9 Hz)波段。為了證實該信號就是引力波,研究人員必須在不同脈衝星數據之間找到一種獨一無二的相關性,也就是兩顆脈衝星數據的關聯程度和它們相對地球的天空方位有關。但是,目前的NANOGrav數據中沒有發現這種相關性的顯著證據。儘管如此,這一結果還是引起了中外同行的極大興趣。

圖片來源:NANOGRAV/T. KLEIN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1,Jan 13).NEW TECHNIQUE USES ENTIRE MILKY WAY AS A GIANT OBSERVATORY.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NASA 發現小行星貝努持續噴發小岩石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探測船歐西里斯號(OSIRIS-REx),從 2018 年 12 月開始圍…

可行光合作用的海天牛,有望成為發展人工光合作用的關鍵

綠葉海天牛( Elysia chlorotica ),能夠透過進食一種黃藻( Vaucheria l…

人類在做抉擇時,真的擁有過自主意識嗎?

我們早已被AI演算法所操控 人類的大腦能夠充分地反映世界的樣貌,且能夠產生不同的想法以及做出大量的選…

科學家研究出可將熱能轉為光能的材料,有望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科學家發明一種新的材料,有望將太陽能電池目前約 22%…

英國研究:全球暖化的高溫環境,會使雄性昆蟲的生殖力下降 

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可能會對雄性昆蟲的生殖力造成影響,包括求偶行為的減少、性行為的減少、…

全息宇宙論:這個物理學假說或能重新定義你對宇宙的認識

你是否覺得我們的宇宙其實是個巨大的三維立體投影?事實上,世界上一群人真的深信於此,並藉由他們的理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