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

馬克思·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ar System Research)日前所發現的外行星,KOI-456.04 有著與地球相當類似的環境。其大小約是地球的兩倍,以適當的距離繞行著散發著可見光的恆星—— Kepler-160。在當今已發現的 4,000 多顆外行星中,是相當特別的存在。

外行星

在近十年來,科學家藉由 CoRoT、Kepler、TESS 等太空望遠鏡計畫發現了 4,000 多顆外行星。這些外行星大多數約為地球的四倍大,且與其恆星間的距離相對較近。其中仍有少部分的外行星大小與地球相近不遠,同時也與恆星保持適當的距離,使液態水有機會存在於其表面。但這些外行星所繞行的並不是太陽此類的恆星,而是紅矮星(red dwarf)。

紅矮星雖然具有較長的生命週期,給予周圍的外行星更長的時間窗口來演化出生命。但其輻射是以紅外線為主,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可見光。此外,由於紅矮星的輻射強度較低,能被歸納入其適居帶的外行星通常繞行半徑並不大。因此,其重力場會使繞行的行星有更大的形變,潮汐加熱也可能引發大型火山爆發。由於這些潛在的風險,天文學界對於該種類型的外行星是否適合生命演化仍有激烈的爭論。

KOI-456.04

而此次所發現的 KOI-456.04 圍繞著的恆星——Kepler-160 ,半徑約是太陽的 1.1 倍,表面溫度達 5,200 度(僅比太陽低了 300 度),環境條件與太陽非常地相似。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已證實有兩顆外行星—— Kepler-160b 與 Kepler-160c 繞行著該恆星,但兩者的繞行半徑都相當短,並不適合目前所知的生命形式發展。

但在此次的研究中,該團隊使用了更靈敏的演算法來計算繞行在 Kepler-160 周圍的潛在外行星,發現了  Kepler-160d 與 KOI-456.04。KOI-456.04 的半徑約是地球的 1.9 倍,公轉週期 378 天,處在該恆星的適居帶軌道上。其與 Kepler-160 之間的環境關聯性與地球、太陽的系統相當相似,不僅允許液態水的存在,所接受的輻射也處在可見光的光譜內。

未來發展

領導此研究的 René Heller 博士對於 KOI-456.04 的發現表示:「其與其他被認為適合居住的外行星相比大了許多,但這個約地球兩倍大的外行星與其恆星間的環境關係使其具有相當特別的地位」。其補充,只要該外行星的大氣層不是太厚、主要由惰性氣體所構成且具有與地球類似的溫室效應的話,平均表面溫度就有可能落在攝氏 5 度上下(僅小於地球約 10 度)。

不過該團隊在新聞稿中也表示,KOI-456.04 目前仍有可能只是計算上的誤差所推算出來的。其計算該外行星確實存在的可能性約為 85 %,但須達 99 %的可能性才會被正式歸類為行星。其存在與否可能須等到歐洲太空總署計劃於 2026 年啟動的 PLATO 太空任務才能確認,該任務的目標便是尋找這些與地球環境類似的外行星。團隊已開始參與 PLATO 的任務規劃,希望能在未來確認該外行星的存在,並收集更多的數據進行研究。

參考資料:

  1. staff, Science X. “A Mirror Image of Earth and Sun.” Phys.org, Phys.org, 4 June 2020. Phys
You May Also Like

研究發現螞蟻會留下了化學痕跡讓蜘蛛可以避開牠們結網

螞蟻留下了化學痕跡 火蟻的化學信號可以讓蜘蛛逃跑!研究人員5月19日在《英國皇家學會科學》上報告說:…

真菌可以依靠輻射生存!科學家想要用此特性在太陽系建立棲息地

阿波羅十三號任務離地球248,655英里 詹姆斯·洛弗爾、弗雷德·海斯、約翰·史威格特是在阿波羅十三…

比爾·蓋茲警告:生物恐襲的死傷人數恐高於核子戰爭

「生物恐襲」(Bioterrorism) 是指於恐怖襲擊中利用生化武器,導致大規模的人命傷亡。而生化…

NASA的科學家們想從月球深處獲取「碎片」 近一步分析月球的組成

進一步對月球分析 月球看起來很像一塊貧瘠、沒有生命的岩石,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

研究發現,可能是因為木星的關係才將金星變成一顆難以生存的星球

科學家表示木星的引力將金星拉出了可以維持生命的軌道上,很有可能殺死了大部分或是所有住在上面的有機生物…

格陵蘭探勘石油行動喊停,該國政府:「為了地球環境著想!」

「未來並不在石油。」 格陵蘭島在7月15日宣佈暫停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活動,原因是氣候和環境影響。不過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