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成巨災的「衝擊性寒冬」

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終於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做出了完整的結論,也就是一顆巨大星體於6600萬年前撞上現在的墨西哥外海,引發釀成巨災的「衝擊性寒冬」,最後導致恐龍在內的地球上3/4物種滅絕。根據2月24號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示,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確鑿的證據,從而確定了恐龍滅絕的結果。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西拉(Amir Siraj)和羅布(Avi Loeb)在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研究分析顯示,墨西哥希克蘇魯伯(Chicxulub)隕石坑的禍首是源自太陽系邊緣冰冷碎片區域的一顆彗星,且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也要為此彗星撞上地球擔負一些責任。

木星將這些長週期彗星踢入軌道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西拉(Amir Siraj)告訴法新社:「木星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在這次的事件中扮演有點類似彈珠台的角色,木星把這些到來的長週期彗星踢入軌道,讓它們得以非常接近太陽,而所謂長週期彗星是來自歐特雲(Oort cloud)。

科學家推測歐特雲是一個巨大球形外殼,像泡泡般籠罩著太陽系,由體積至少如山岳大小的冰冷碎片組成,長週期彗星繞行太陽所需時間約200年,由於通過時很接近太陽,也稱為掠日彗星,因為來自外太陽系極凍地帶,彗星比小行星還要冰冷,一向以融化蒸發時會產生驚人的氣體和塵埃形成尾巴而聞名,然而,西拉表示,太陽熱氣對彗星造成的蒸發衝擊,遠遠比不上彗星的一側面向太陽經歷的龐大潮汐力量。

隕石坑有碳質球粒隕石的成分

支持這項彗星來源說的證據主要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成分是碳質球粒隕石,在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中,且僅約1/10的小行星具備這種成分,而大部分的彗星卻都擁有。

因此證據顯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和其他類似隕石坑如南非約20億年前形成的弗里德堡隕石坑(Vredefort crater),以及100萬年前在哈薩克被撞擊出的扎馬辛隕石坑(Zhamanshin crater)都有碳質球粒隕石的成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1,FEB 26).SCIENTISTS FIND SMOKING GUN EVIDENCE IN DINOSAUR-KILLING ASTEROID CASE.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NASA 未來的月球登陸計畫,將派遣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一周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及妮基·葦克海瑟(Niki…

NASA證實地球外面有一層「防護罩」在保護著我們

巨大的人造「屏障」 2017年,美國宇航局的太空探測器探測到地球周圍有一個巨大的人造「屏障」,測試結…

基因改造植物或能解決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

除了戶外常見的 PM2.5 等空氣污染外,建築物內部也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水的氯化過程產生的三…

實驗猴子數量不足導致美國開發不了冠狀病毒疫苗

台灣選擇倉鼠來實施動物實驗 目前在美國各地若想要試圖開發COVID-19疫苗的組織或是單位都可能遇到…

澳洲博士生打破 NASA 紀錄,製造全球最高效率火箭引擎

帕迪·內曼(Patrick Neumann)博士在悉尼大學就讀大三時,開始了一項實驗,沒想到這項實驗…

月球坑可能有足夠舒適的溫度供人類居住

月球上的溫度可以從沸騰到冰點不等,這取決於它是白天還是黑夜,但科學家們認為,無論是什麼時候,都可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