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聲音的能力是罕見的特徵

根據外媒報導,有一隻小海豹從小就被養在人類家庭當中,而牠長大後竟可以模仿人類說話,且用粗啞的口音吠著。模仿聲音的能力在哺乳動物中是一種罕見的特徵,只有少數的物種能夠改變牠們的音調,無論是提高還是拉低音調,而這也是人類語言生成的一個關鍵因素,這項研究的研究員安德里亞·拉弗尼亞尼解釋說:「通過觀察其他少數幾種有學習聲音能力的哺乳動物,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類是如何習得語言的,以及為什麼我們是如此健談的生物。」

小海豹會刻意降低聲調

一開始研究人員選擇了八隻一到三週大的小海豹進行研究,牠們在被放回野外前先被關在一家康復中心,為了調查這些小海豹是否能適應環境中的噪音,研究小組首先記錄了附近環境的噪音,接著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這些聲音被重複播放給小海豹聽,聲音的大小都落在65分貝不等,但音調的高度與小海豹的叫聲相似,研究小組疑惑小海豹是否會改變它們的聲調來適應這些噪音還藉此記錄了牠們自發的叫聲。

研究結果指出,當小海豹聽到更大的海洋噪音時,它們會降低聲調,因為在更強烈的噪音下這些小海豹才能保持更穩定的音調,這之中只有其中一隻海豹表現出所謂的「隆巴德效應」,當噪音變得更大時,小海豹則發出更大的叫聲。「隆巴德效應」是人類語言的典型特徵,在強大噪聲環境下,說話人不得不提高聲音的效果,包括提高聲音的頻率,強度,延長語句等,希望能使對方聽到。

大腦皮層和喉部之間的神經聯繫

顯然大多數的小海豹會通過降低聲音的音調來適應環境中的噪音,這種能力似乎和蝙蝠一樣,在類似的實驗中,其他動物只是對更大的噪音做出反應,提高它們的聲音(即發出更大的叫聲)。

專家表示:「小海豹對發聲的控制比目前我們所認知的還要更先進。」「這種控制似乎在海豹幾周大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非常令人驚訝,因為很少有其他哺乳動物能夠做到這一點。」迄今為止,人類似乎是唯一一種在大腦皮層和喉部之間有直接神經聯繫的哺乳動物。專家總結道:「這次的結果表示海豹可能是最有希望找到這些聯繫並解開語言奧秘的物種。」

圖片來源:stock image

資料來源: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2021,NOV 2).Baby seals can change their tone of voice. Sciencedaily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一秒有多長?德國科學家發明新時鐘,重新定義一秒鐘的長度

在你讀完這句句子時,相信已過了一秒鐘的時間。對大部分人來說,一秒眨眼即過,但在科學家的眼中,準確的計…

在英國野外發現的岩石碎片竟然是來自46億年前的隕石

包含關於太陽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重要訊息 日前在英國格羅斯特郡的一塊田地裡發現一小塊岩石碎片,對於一個…

太空凍存的小鼠精子成功產健康後代

人類如果成功移居太空,其中一個面臨的問題便是種族繁衍的難題。太空輻射和微重力環境究竟會否影響人類的生…

食安專家: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驗證有缺陷,應禁止使用並重新調查

世上最廣泛使用的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自 1965 年合成成功後,已是許多食品公司…

只堅持0.1秒的伽馬射線暴!科學家:「基本上它是 『消逝』的」

伽瑪射線暴被認為起源於中子星撞擊 伽瑪射線暴(GRBs)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發,它們在 50 秒內釋出…

3D空間圖像揭露了類星體是如何影響整個星系

奇異的超大質量黑洞重塑星系 美國宇航局重新審視一些遙遠的星系,當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時,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