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洩漏嚴重影響生態(圖:Wired)

石油開採和運輸過程中,一旦發生洩漏,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目前大多數清除方法是使用一次性吸附劑(sorbents),吸附石油後燃燒處理。

現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研製了一種新型材料,可以像海綿一樣重複使用,並且吸收的石油擠出後可繼續利用,有望為清除溢油提供更環保有效的解決方案。

新材料為何可重複利用?

這種「石油海綿」(oil sponge)由 Seth Darling 及其團隊發明,主要成分是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或聚醯亞胺(polyimide)塑料,同時包含了一定數量的硅烷(silane)分子。

材料重複使用的關鍵,正是這些硅烷分子。硅烷有「親油」的性質。如果材料上的硅烷數量太少,將無法有效吸附石油;如果硅烷太多,又會導致吸附太強,無法將吸附的石油「擠」出來再利用。研究者們通過實驗,確立了硅烷分子的最佳數量,確保材料吸油後還可釋放出來,並且可以重複使用,吸油能力不會受到顯著影響。

這種新發明的物料,能有效吸收石油,並可重複使用(圖: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大規模除油實驗

現實中,石油洩漏通常會污染大片水域,因此,研究者進行了大規模實驗,測試新材料的除油能力。

實驗在新澤西州的國家溢油響應研究與再生能源測試設備處(National Oil Spill Response Research & Renewable Energy Test Facility)進行。在一個大池塘中,一條管道不斷吐出原油,漂在水面上。研究者在水面上拖動石油海綿,測試它的吸油能力,然後通過絞擰裝置擠出石油,如此重複該過程。

這項大規模實驗目前還未發表,但 Darling 表示,無論是未經處理的泡沫,還是商用吸附劑,吸油效果都遠不如石油海綿。

潛在應用

處理深海發生的石油洩漏時,要面臨高壓的問題。研究人員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新材料能否在深海處保持良好性能。

不過,這種材料對於清除近海溢油很有幫助。目前,近海處清理起來相對較難,又不能輕易使用分散劑(dispersants)。Darling 認為,將來若有可能,應該在海上石油開採處,以及石油運輸船密集經過的地方備置大量石油海綿,隨時應對石油洩漏。

這樣一來,這種材料的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因此,研究人員的下一個挑戰就是優化大規模生產石油海綿的過程。

 

參考資料:

  1. Barry E, Mane A, Libera J, et al (2017). Advanced Oil Sorbents Using Sequential Infiltration Synthesis[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呼籲:保護太陽系,應避免小行星採礦行為

科學家希望能將大部分的太陽系定為官方的「太空荒野區」(space wilderness),以保護其避…

今年為止因野火所造成的二氧化碳量已突破紀錄!

四分之三的難民為極端氣候的受害者 今年整個地球幾乎都在野火的肆虐當中,產生了空前無數的溫室氣體,這對…

現今的宇宙溫度比 100 億年前還要高 10 倍

宇宙如今的溫度比 100 億年前還要高 10 倍 地球的溫度正逐漸地升高當中,這是眾所皆知且全人類得…

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矮星系中的黑洞即將發生碰撞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組具有巨大黑洞的矮星系正在相互碰撞的證據。事實上,他們不僅找到了一組——他們甚至…

物理學家提出「恆星引擎」新構想,100 萬年內讓太陽系移動 50 光年

不斷運行的太陽系未來終將走到超新星(supernova)爆炸這種劇烈環境,天文學家雖能在百萬年前預測…

印科學家研究令死者起死回生

從古至今,醫生的目標一直都是令病人遠離死亡,延長他們的生命。如病人不幸離世,職責便交到家人手中,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