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在施力達到材料的降伏點時,蠶絲蛋白針的顏色會從藍色變為紅色(圖:Silk Lab)

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明出一種由蠶絲蛋白製成的新型固體材料。其獨特之處在於,可以根據不同目的向材料中添加不同的功能性組分,使材料具備某種特定的生物、化學或光學特性,如受牽拉後顏色改變,在體內運送藥物,或對光產生反應。

用蠶絲蛋白制出仿生材料

蠶絲(silk)獨特的結晶結構,是自然界中最堅韌的材料之一,這得益於其組成中的一種非溶解蛋白:蠶絲蛋白(fibroin)。蠶絲蛋白可以對其它材料形成出色的保護作用,同時具有生物兼容性,並可以生物降解。

根據蛋白質的自組裝反應,研究人員用水基製造方法製成蠶絲蛋白的大塊三維材料。然後用水溶性分子控制大塊材料,制出奈米級至微米級等不同尺寸的固體樣式。製成的固體材料具有預先設計好的功能。

例如,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外科手術矯正釘,當它接近受力極限,將要失效時,顏色會發生改變。又如一種功能性螺絲,當暴露於紅外線時,可視需要進行加熱。還有一種生物兼容性材料,可以持續性施放酶等生物製劑。

暴露於紅外線時,可加熱至 160 度的功能性螺絲(圖:Silk Lab)

多種應用

可以預想,這種材料還有更多用途,例如預先攜帶生長因子或酶的整形外科材料、達到受力極限改變顏色的手術螺釘、感知並反應環境條件的螺釘和螺帽,以及可以重新塑形的家居用品。

塔夫斯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歐曼尼托博士(Fiorenzo G. Omenetto)教授解釋,這項研究在生物大分子(蠶絲蛋白)中嵌入功能性成分,以控制生物大分子的自組裝,從而修飾其最終形式。這是製造高效的多功能性仿生材料的絕佳方法。

 

參考資料:

  1. Patrick Collins (December 2016). Engineers create programmable silk-based materials with embedded, pre-designed functions. Tufts Now
  2. Benedetto Marelli, Nereus Patel, Thomas Duggan, Giovanni Perotto, Elijah Shirman, David L. Kaplan, and Fiorenzo G. Omenetto, (December 2016). “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silk fibroin into bulk materials: Programming function into mechanical forms from the nano- to macroscal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DOI: 10.1073/pnas.1612063114.
You May Also Like

基因轉移技術使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口腔皰疹復發

「我希望這項研究能改變有關皰疹的研究,並讓我們可以開始思考治癒皰疹的想法,而不僅僅是單純控制病毒。」…

科學家解開了長達半世紀的植物生長之謎

生長素是如何促進生長? 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證明了植物是如何從一個小分子將一個單細胞…

不用抗生素就能治好腦膜炎?專家:「用免疫細胞殺死細菌!」

細菌性腦膜炎 腦膜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腦部感染,它需要在感染後24小時內就馬上進行治療,這種發炎症狀不…

俄羅斯太空人:國際太空站疑似發現外星細菌

根據到過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表示,在國際太空站的艙體上發現了細菌,這些細菌可能來自地球,也可能是外星生…

民眾與NASA新發現了一顆高齡棕矮星

公眾與NASA的合作計畫 過去NASA有一項計畫是公眾可以通過NASA寬視場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

NASA 科學家計劃利用漂浮飛船研究金星

金星不是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這顆星球覆蓋著厚厚的硫酸雲,溫度高達攝氏 460 度。而且因為金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