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齒獸在非洲是頂層掠食者。(圖:Mauricio Anton)

古生物學家日前意外在肯亞奈洛比國家博物館(Nairobi National Museum)內發現史前巨獅的化石。這種肉食動物出現在距今 2,200 萬年前,體重超過 1.5 噸,體型比北極熊還要大。

鬣齒獸

雖然非洲巨獅(班圖語,Simbakubwa kutokaafrika)當中含有巨獅二字,但其實不屬於熊或貓科動物,這種大型中新世哺乳動物屬於目前已絕種的鬣齒獸(Hyaenodon),該動物是在 6,600 萬年前大滅絕造成非禽類恐龍消失之後才開始出現。

在中新世時期,鬣齒獸開始分布到世界多處地方,而且部分體型相當巨大。非洲巨獅是當時最早的大型超級食肉動物(hypercarnivore),科學家估計這種非洲巨獅體型超過北極熊,重達 1,554 公斤,遠超過現代獅子的重量。

樣本屬於年輕動物

研究人員發現的部分化石包括顎骨、部分頭骨、多出的牙齒與一些其他的骨頭,判斷應屬於一隻年輕獅子,具以推斷,成獅大小將更為巨大。另外,超級食肉動物通常隨著年紀增長牙齒會開始磨損,但由於這隻動物的牙齒仍保持完好,因此研究人員判斷應在成年早期便死亡。

研究人員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古生物學家博斯博士(Matthew Borths)表示:「我嚇了一跳,我沒預期會看到這種生物。」他也指出,這批出土的化石中,最長的犬齒長 10 公分,而且相當尖銳。

頂層掠食者

研究人員表示,在恐龍滅絕後,鬣齒獸大約有 4,500 萬年在非洲是頂層掠食者,也是非洲大陸第一種哺乳食肉動物。之後鬣齒獸雖然生存數百萬年之久,仍在 900 萬年前滅絕,目前尚無法知道原因為何,但當時的氣候已越來越乾燥。

這次發現的化石是在 40 年前在肯亞西南部一次挖掘任務中出土,不過,當時任務是找出中新世靈長類,所以非洲巨獅的遺骨雖被發現,但事後並未正式分類而被擱置一旁。非洲巨獅當時生存的時期,由於板塊構造,非洲與歐亞大陸一度分離又再度相連,也讓兩邊動物越過彼此領域,開始遇見未見過的物種。

這次發現非洲巨獅的存在,也幫助科學家擘畫早期中新世景象,當時應充滿類似目前大象與犀牛的巨型草食動物(megaherbivore),以便維持大型的超級食肉動物需要。

資料來源:

  1. Tarlach, G. (2019). Simbakubwa: Mega Carnivore Hiding In A Museum Drawer – Dead Things. [online] Dead Things.
  2. Miller, R. (2019). Fossil of massive lion-like predator rediscovered in museum drawer. [online] USA Today.
  3. Borths, M. & Stevens, N. (2019, April 17). Simbakubwa kutokaafrika, gen. et sp. nov. (Hyainailourinae, Hyaenodonta, ‘Creodonta,’ Mammalia), a gigantic carnivore from the earliest Miocene of Keny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DOI:10.1080/02724634.2019.1570222
You May Also Like

冠狀病毒疫苗若無法達到全體免疫,我們就應該降低標準來恢復正常生活型態

疫苗免疫效力至少能維持一年 過去根據路透社的報導表示,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在舉辦…

科學家們發現藉由對大腦進行非侵入式刺激能夠提升語言能力達 13%

我們都知道不能訓練一隻老狗學新把戲,但如果是訓練一位老人學一種新語言呢? 成年大腦限制 先前的研究顯…

科學家首次通過新技術-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了褐矮星

新技術發現了 Elegast的天體 科學家們首次利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技術發現了褐矮星,這種褐矮星它們存…

三年內可以偵測到生命!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具備支持生命條件的行星

具備適宜生命存在條件的系外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有一類系外行星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儘管在…

研究指出海草有著支持生態系統恢復的功能!甚至能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

鰻草可以快速擴張生態系統 美國西海岸的主要海草-鰻草,研究出可以支持生態系統功能,因此鰻草成為了保護…

科學家以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改造瘧蚊基因,有望預防瘧疾傳播

在瘧疾防治上,近期出現一項重大進展。科學家使用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成功改造瘧疾病媒蚊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