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xhere

根據天文館的觀察, 此次日環食將在2020 年6 月 21 日 14: 45 開始,16:10 看到日環,不過根據地區所觀測到的日食現象略微不同,下表提供各縣市日食發生時間。錯過這次日環食想再看到就得等到更久以後的2215 年囉。

因此2020年的日環食可以說是台灣人畢生必看的一大天文景觀也不為過。

圖:網路天文館

日環食的形成

日食可以分為四種,包括全食、日環食、日偏食和全環食。日環食的產生是因為月球剛好運行至太陽及地球之間,由於月球擋在太陽前方,對於地球上的部分地區來說,看起來好像是太陽的一部分消失。然而這次所運轉至的地方剛好離距離地球較遠,無法將太陽全部遮住,便留下一圈閃亮的圓圈。遠處看就像是金戒指一般漂亮,就成為了所謂的『日環食』

台灣每年發生日食的機率都不一樣,最多發生五次,最少兩次。前一次台灣觀測到日環食已經是在8年前2012年5月21日的時候了 ; 日偏食則是2019 年12 月26 日。距離下一次看到日食現象,最快也只有將在2023 年4月20 出現的日偏食。想要再看到日環食可得再等個195年,也就是 2215 年6 月28 日才能再次看到這個奇景,這是大家怎麼樣都無法在有生之年也等到的呢。

不過要注意的是

想要看到完整的日環食,必須要在環食帶通過的區域(如下圖所示)才能看到,以雲林縣、嘉義市及台東縣成功鎮最接近中心帶,其它其它區域就只能觀測到日偏食。

影像來源:Google map

最後特別提醒,觀測日食須非常注意安全,必需要在配有保護裝置下才能夠直視太陽,以免造成視力永久性的傷害。 因此一定要使用合適的減光設備,如日食專用墨鏡,或以望遠鏡觀測以確保眼睛的安全。

資料來源:網路天文館

You May Also Like

距離我們能穿越蟲洞進行時間旅行的未來已經不遠了!

蟲洞可以進行瞬時空間轉移或時間旅行 1930 年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

一種非主流的宇宙學說認為帶電黑洞當中還有分形宇宙的存在

一種非主流學說-碎型宇宙學 天體物理學家保羅·薩特在為《生活科學》雜誌撰寫文章時,探討了一項令人費解…

距離我們120萬光年的星系發射出最低的無線頻率:它看起來隻水母

看起來有頭部和觸手 來自遙遠星系團的無線電發射竟呈現巨型水母的形狀,它看起來帶有頭部和觸手。此外,這…

科學家發現性別較平等的國家該人民睡眠質量指數較高

性別平等與睡眠質量的關係 科學家做了一項調查,他們認為在職場上擔任管理階層的女性如果生活在性別平等程…

科學家發明「人造樹葉」直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科學》期刊上…

基因編輯技術可能成為冠狀肺炎後的新流行病毒

我們必須把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視為對未來的全面危機演練。 被人類精心設計的病毒 專家說,幾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