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會深入研究火星內部(圖:NASA/JPL-Caltech)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洞察號(InSight)太空船已成功登陸火星。這是六年多來太空船首次成功降落火星。本次的太空任務是要研究火星內部。

降落過程

重達 358 公斤的洞察號於今年 5 月 5 號從地球發射,歷時半年的時間,終於在 11 月 26 日降落於火星赤道附近,一個稱作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的區域。選擇該區降落的原因,是因為這裡地表障礙物少,既平坦又沒有岩石。該處是最完美的地點,讓洞察號得以安全降落,NASA 因此形容洞察號的降落地點為「火星上最大的停車場」。

由傳回的訊息得知,洞察號以約 2 萬公里的時速進入火星的大氣層,當下承受的溫度約為攝氏 1500 度。在穿過大氣層後,洞察號先以降落傘幫助減速,再利用火箭推進器將速度降至約每小時 8 公里,最後成功降落於火星地表。從進入大氣層到抵達火星表面共耗時約 7 分鐘。

這是自 2012 年 8 月 NASA 的好奇號(Curiosity)登陸火星以來,首次有太空船再次成功登陸火星。這次的登陸成功,將人類登陸火星的成功次數提升到 8 次。洞察號在降落之後,已成功展開兩張各十片的太陽能板。這些太陽能板總面積約等於一張乒乓球桌大小,目的是為了讓洞察號能在火星上擁有足夠的能源。

探查任務

洞察號的任務預計執行到 2020 年 11 月。其任務不是尋找火星生命或古老水源,而是要試著研究火星內部,以便了解類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如何形成及發展。

為了進行該研究,洞察號會使用一些儀器探測火星內部,其中包括監測被稱作「火星地震」(marsquakes)的地震波(seismic waves)、量測火星地表下的溫度、以及研究火星在軌道上的運行,以試著了解火星地核的組成。

創舉及挑戰

洞察號是第一艘在外星球使用機械手臂,將搭載的儀器移至地表的太空船。與洞察號一同發射前往火星的兩台迷你太空船,會幫忙挑選地表上擺放所有儀器的位置,並協助拍攝洞察號周圍的影像。洞察號也是第一艘深入火星地表進行探測的太空船,其所使用的探測裝置會將探測器埋入地表下 5 公尺深處,來研究火星核、地殼及地函成分。

人們起初認為火星表面有大量的水,不過在火星失去磁場及大部分的大氣層後,這些水份都已蒸發。藉由量測火星地表下的溫度及火星在轉動時的搖晃,科學家希望可以得知火星的核心是否仍活躍,以及核心的組成為何,這或許就能解開火星磁場神祕消失的謎團。

洞察號在任務中預計會經歷一些非常嚴苛的測試環境,例如,其降落的地點正值冬季,因此可能會經歷攝氏 -20 到 -100 度的低溫,此外也可能受到沙塵暴的破壞。目前在火星上的機會號(Opportunity),就在最近的一場沙塵暴過後仍無法運作。洞察號若成功完成任務,就能為科學界收集更多火星內部的資訊。

 

參考資料:

  1. O’Callaghan, J., (2018, November 26). NASA’s InSight Probe Has Successfully Touched Down On The Surface Of Mars. IFL Science
You May Also Like

研究發現:裸鼴鼠「長生不老」違反生物學老化定律

裸鼴鼠(學名:Heterocephalus glaber)擁有佈滿皺紋的粉紅色皮膚和兩隻外露的門牙,…

實驗室中的白老鼠應該受到更人道的對待

紐卡斯爾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們發表了聲明,特別呼籲人類應該要對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更好的實驗環境與手法,他…

禿頭救星!科學家發現乳酸能活化毛囊幹細胞,進而刺激毛髮的生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一種方法,能成功活化休眠中的毛囊幹細胞,以促進…

馬斯克預計在2024年將SpaceX飛船送上火星

人類首次的火星之旅可能提早到來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又推出了…

新型口罩材料可捕捉和防止冠狀病毒顆粒

COVID-19 的大流行還沒有結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對該病毒的了解越來越多——以及我們可…

28 兆噸的冰已消失!科學家警告:本世紀末海平面恐上升 1公尺

海平面每升高 1 公分,代表有約 100 萬人得從原居住低窪區域搬離。如果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