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號於泰坦星上飛行的概念繪圖 / Credits: NASA/JHU-APL

美國太空總署(NASA)宣布下一個探索太陽系的重大任務,代號蜻蜓(Dragonfly)。該任務將向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別稱泰坦──的表面發送一艘探測器。蜻蜓是 NASA 新疆界計劃(New Frontiers program)的最新任務,泰坦被選中是因為其獨特的組成,使其較有希望發現微生物生命跡象。

蜻蜓號

蜻蜓號定於 2026 年發射,它將在太空中飛行 9 年,路途長達約 13.5 億公里,然後以 2 小時降落至泰坦表面。利用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Cassini)收集 13 年的數據,蜻蜓號綜合考量了天氣狀況、安全性與後續探索目標,決定降落在近赤道的沙丘區域。

蜻蜓號以雙四旋翼飛行,速度可達時速 32 公里,高度則可達到 3.2 公里。降落後,它將花 2.7 年的時間進行基本任務,以短途飛行探索周邊,並在停留時採集樣本,在每個泰坦日──約 16 個地球日──可累積移動長達 8 公里,如蛙跳般朝向最終目標,一個名為 Selk 的撞擊坑前進。當它的基本任務完成時,飛行距離將超過 175 公里,幾乎是所有火星探測器行進距離加總的兩倍。

充滿生機

蜻蜓任務主持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應用物理實驗室的伊莉莎白·特托博士(Elizabeth Turtle)表示,沙丘之所以特別有吸引力,是因為沙粒中的物質可能來源廣泛,這意味著可以收集到衛星上其他地方的物質。

根據特托博士的說法,Selk 處於低緯度地區,蜻蜓號應該可以到達。她表示:「我們非常了解這個地區,已經有不同儀器在此獲得大量數據。」特托博士把 Selk 稱為「高度優先目標」,因為它是「可能在過去有液態水和有機物混合的地方」。液態水和氫、氧和氮等複雜有機物質,可能已存在數萬年。

新疆界計畫被 NASA 用來資助別具野心的太陽系探索任務,蜻蜓號是其中的第四個任務。之前的任務包括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已於 2015 年飛越冥王星並繼續探索更遙遠的古柏帶(Kuiper Belt)、朱諾號(Juno)已進入木星軌道,正在執行收集該氣體行星數據的任務、OSIRIS-Rex 已經開始繞近地球小行星 Bennu 軌道運行。

參考資料:

  1. (2019, June 28). NASA’s Dragonfly mission is sending an eight-rotor drone to Titan. Retrieved July 3, 2019.
  2. Northon, K. (2019, June 27). NASA’s Dragonfly Mission to Titan Will Look for Origins, Signs of Life. Retrieved July 3, 2019.
You May Also Like

物理學家首次在所謂的「原始湯」中偵測到神秘的 X 粒子

一種被認為曾經在大霹靂(the Big Bang)後短暫存在過的神祕粒子,首次在 「 原始湯(pri…

宇宙學家對於暗物質存在的擔憂

圖片來源:scitechdaily 暗物質存在的不確定性 據《生命科學》報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

我們若持續有效地控制全球碳排放量,氣候可能會在幾十年內呈現穩定狀態

20世紀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增加0.6℃ 在樂觀的氣候變化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給出一個非常有希望的結論:…

歷史上記載的章魚演化時間是錯誤的,考古學家從蛤蜊化石上發現了新紀錄

蛤蜊化石上的痕跡 考古學家在蛤蜊化石上發現令人疑惑的痕跡,他們推估在7500萬年前,古代章魚會鬼鬼祟…

中國火箭的墜毀被國際社會撻伐,中國表示:「各國對於火箭回收問題採取雙重標準。」

1979年重達76噸的太空站殘骸墜落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經過一周的失控後最後重返地球大氣層,它於5月…

科學家成功預測了來自外太空的神秘訊號

在過去的五年當中,研究人員一直在密切關注一種來自外太空深處的奇怪無線電信號。 它們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