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干擾氣象預報如何解?科學家這樣建議
科學家呼籲,應改善資料同化(data assimilation)與氣象預報模型,並因應 5G 系統在時間、空間和頻率的動態變化進行調整。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如果 5G 訊號洩漏(leak)到衛星感測器所使用的頻譜,就可能會影響氣象預報準確度。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氣象衛星的被動式感測器(passive sensors)會搜集水氣所散發的 23.8 GHz 電磁波訊號,再把所搜集資訊用天氣預測模型進行天氣預報。不過,因為訊號很微弱,因此容易受到頻譜相近訊號的影響。
而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RS)於今年 8 月發佈的報告指出,因為 5G 所使用的 26 GHz 頻譜與 23.8 GHz 頻率太過接近,恐怕會影響水氣相關數據的準確性,除了干擾氣象預報,也可能會對飛機飛行路徑規劃、民用與國防艦的海洋數據的準確度造成負面影響。
雖然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都曾經主張,應該更嚴格管制雜散輻射 (stray radiation),但隨著美國政府逐漸擴大頻譜商業應用,對訊號洩漏的管制也愈來愈寬鬆。
根據羅格斯大學研究團隊所發布論文,5G 訊號的確會影響氣象預測精準度,以降雨量來說,誤差值最高可達 0.9 毫米;以地面溫度來說,誤差值最高可達華氏 2.34 度(約攝氏 1.3 度)。
團隊指出,或許有些人覺得這樣的誤差並沒有很大,但對氣象預報來說其實影響深遠;因此,他們呼籲應該改善、更新資料同化(data assimilation)與氣象預報模型,並因應 5G 系統在時間、空間和頻率的動態變化進行調整,才能讓 5G 系統與天氣預報共存。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INSIDE,明日科學獲授權轉載。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