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瞻

人臉辨識的應用與相關議題

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是生物識別(biometric authentication)的一種技術。科技始終出於人性,這句話很適合人臉辨識,因為「臉」是最容易辨識「人性」的特徵。你的性別、種族、年齡、情緒,甚至身體狀況,都能被「數據化」,然後加以利用。

人臉辨識應用

人臉辨識的應用實例舉凡不盡:

交通:目前臺灣及許多國外機場已經開始用人臉識別與指紋掃描自動通關;達美航空(Delta)則已開始採用自動化行李認領;杜拜亦已開始自動化海關安檢;英國地下鐵甚至嘗試以新的 3D 臉部辨識系統取代車票。

交易: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正在申請一個收銀科技的專利,結合人臉識別與消費者的帳務資訊,用以偵測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一家叫做 CaliBurger 的連鎖漢堡店使用人臉辨識廠商 NEC 的技術,自動化點餐並記住顧客的點餐偏好。只要你註冊過會員,直接在人臉辨識機台秀出你的臉,它便能自動幫你點好平時常點的餐點,甚至包括你的同伴、家人或孩子;付款及收據習慣也無需再經詢問,經由人臉辨識就能得知所有資訊。

安全:各大手機廠商都推出人臉辨識解鎖功能;中國保安系統的智慧化也是全球皆知,前陣子在張學友江西的演唱會散場時,中國警方在將近六萬名離場的歌迷中鎖定通緝犯,也是拜人臉辨識技術所賜。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technology/%E4%B8%AD%E5%9C%8B%E9%90%B5%E8%B7%AF%E8%AD%A6%E5%AF%9F%E4%BD%BF%E7%94%A8%E3%80%8C%E4%BA%BA%E8%87%89%E8%BE%A8%E8%AD%98%E5%A2%A8%E9%8F%A1%E3%80%8D%E6%89%93%E6%93%8A%E7%8A%AF%E7%BD%AA/”]

相關議題

當我們越加使用人臉辨識技術,便能累積越多生物特徵資訊(例如指紋、眼膜、情緒、行為模式等),並能幫助複雜模式的預測(例如消費行為、身心狀況、飲食習慣、通勤頻率、犯罪預測等),人臉辨識功能會越來越強大,漸漸能「看透人心」。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例如「數據歧視」。西方開發商(如 IBM、微軟、Google)的照片人臉辨識白種男人非常容易,黑人卻可能被分析成黑猩猩;數據庫中男人多在辦公或運動,女人則多在逛街或洗澡。而中國、日本、南韓開發的人臉分析也較容易誤辨西方人臉孔。

不可否認,人臉辨識確實帶給我們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性,提昇生活機能,但更需要正視及防範資訊安全議題。後續文章將以實例舉出資安漏洞的案例及應對的防範措施,以及面對個人隱私越來越藏不住的世界,公部門該如何協助人民一同強化資訊安全,保障大眾權益。

 

參考資料 :

  1. James Vincent. (2017, Oct 30). All of these faces are fake celebrities spawned by AI. THE VERGE
  2. Rachel Kraus. (2018, Apr 13). Chinese police used facial recognition to catch a suspect in a crowd of 60,000. Mashable Asia
  3. Rachel Kaser (n. d.). This company is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to fight human trafficking. TNW
  4. George Anderson.(2017, July). Walmart’s Facial Recognition Tech Would Overstep Boundaries. Forb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