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有 2 億 8 千 5 百萬人視力受損,受弱視或白內障等疾病影響,甚至完全喪失視覺。因此,一直以來科學家亦致力研究能治療視障的科技,5 年前終於成功研發了首個仿生眼睛,為這個猶如科幻小說橋段的科技,在現實世界中揭開序幕。

視神經是負責向大腦傳遞影像,連接眼睛和大腦的橋樑。而仿生眼睛,能夠替代受疾病影響的眼睛,彌補光線和視神經之間的空隙,令視障人士能夠重見光明。

仿生眼睛

迄今為止,唯一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仿生眼睛是一個名為 Argus II 的裝置。Argus II利用一副載有攝影機的眼鏡,以及一個位於病人眼睛表面、連接視神經的植入物,將攝影機拍攝的畫面傳送至視神經,令用家能夠看見影子及物件的輪廓。

另一個較新的發明,是墨爾本的鑽石電極仿生眼睛,能令用家觀察面部表情、閱讀大號字體,科學家目前正在為這項發明安排臨床測試。

Argus II 仿生眼能令失明人重見光明(圖:Second Sight)
Argus II 仿生眼能令失明人重見光明(圖:Second Sight)

視力的未來

假如有朝一日我們終於成功創造出能完全恢復視力的技術,那下一步應該怎辦?有專家認為,我們不應就此止步;除了治療失明及視障,仿生眼睛亦能加強普通人的視力。

目前,人類的肉眼只能看到可見光,無法看見其他波長的光線。但假如未來的仿生眼睛能讓我們看見所有隸屬電磁光譜的光線,我們將能夠利用雙眼觀察熱力、辨認不同的氣體、甚至看穿牆壁。

我們更有可能放大和縮小視野、記錄所看到的畫面、甚至透過無線網路把眼睛連接到網路上。雖然以上純屬猜測,但依照近年有關科技的進度,這科技來臨的一天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早。

除了加強普通人的視力,仿生眼睛更可用於多個領域:令科學家無需顯微鏡研究微生物、士兵更安全地探測地雷、機場安檢加強監控等各種各樣、無窮無盡的可能。科學家估計,我們距離能完全恢復視力的仿生眼睛仍有幾十年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們便只能夠拭目以待。

You May Also Like

第一位圖靈獎女得主、編譯技術先驅,Frances Allen 享壽 88 歲

在當時性別不平等的時空背景下,Frances Allen 打破了科技職場上的玻璃天花板,取得驚人成就…

SpaceX 宣佈明年發射火箭,將兩名太空人送到月球軌道

上月,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X 宣布,將於明年發射太空船,將兩名太空人送到月球軌道,為私人…

Facebook 系統漏洞遭駭,5 千萬筆用戶個資恐外洩

Facebook 近日發布聲明,指稱遭遇創辦以來最嚴重的駭客攻擊,造成 5 千萬筆用戶個資外洩,甚至…

馬斯克願搭乘 SpaceX 載人太空船,並有意與 NASA 打造月球基地

SpaceX 稍早成功完成飛龍二號太空船 (Crew Dragon) 的試飛任務,該公司創辦人伊隆·…

全球最大空氣淨化器將霧霾變成寶石

兩年前,一名荷蘭設計師到北京旅遊時,被當地的空氣污染情況嚇了一跳,情況之差,令他只敢留在酒店內遙觀這…

馬里蘭州正式批准馬斯克興建超迴路列車

美國馬里蘭州正式批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 Boring 公司挖掘隧道,這條隧道將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