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HRIS WRIGHT/GETTY IMAGES

讓機器人了解自身存在的危機感,能讓它們表現得更好。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一項研究認為,在這個充滿未知且不可預測的世界,一個有智慧的機器人應該要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自我保護能力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教授(Antonio Damasio)是大腦與智慧領域的專家,在了解大腦處理情緒、感覺、決策及意識的步驟上做出開創性的貢獻。此研究中,他與南加州大學的「大腦與創意機構」(Brain and Creativity Institute,BCI)研究員金森·曼博士(Kingson Man)共同發表了一個模型,此模型是根據哲學、思維科學和機器人技術研究而成。

達馬西奧教授及曼博士認為,要製造出一種彈性機器人的方法,不是讓它們堅不可催,而是讓它們有脆弱的一面,進而擁有約束或自我保護的策略。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人工智慧能感應到觸覺或壓力,那麼它們也能感知自身存在的危險及未來的風險 ,以便進行更好的決策 。

這個想法援引了生存遊戲的設計概念。在遊戲中,一群玩家被給予有限的資源,而他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或消滅他們的競爭者。桌遊「沉船之謎」(Shipwreck Arcana)是合作型生存遊戲的絕佳例子。要贏的話,玩家必須盡可能讓人們從船難中生存。玩家可以分享資源讓更多人存活,或是可以犧牲某些玩家的資源,來增加一個人存活下來的可能性。

如人類般思考

知道自身「健康狀態」的機器人不是最新概念。例如,當汽車告訴你汽油不足或引擎過熱時,這就是一種直接的自我保護行為。只不過,沒有中間層的迴路來讓模型自主思考或決定優先順序。取而代之,車子只有感測器,而這些感測器只會顯示錯誤訊息讓駕駛知道。

該研究表示:「在某些情況下,有能力執行類似人類體內平衡(homeostasis)步驟的機器,可能會從動機來源習得評估行為的新方法,這類似於生物體的感受。」例如一台可以對駕駛的通勤路線及引擎狀態進行思考的汽車,在行駛時偵測到引擎可能出現問題,便自動每 10 分鐘開啟排氣制動來冷卻引擎。這個例子符合上述邏輯,與其由感測器進行警告,這台汽車能思考避免車輛故障的各種分析,或者評估每種情況的可能性 ,以進行更佳的決策 。

人類大腦輕易就能做到這些事。人類會將五種以上的感覺訊息傳輸到大腦中,我們的身體會跟著訊息進行調整。雖然科學家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人類身體的複雜程度,但人類的大腦與身體基本上就是機器的概念。因此,隨著越來越複雜的材料及運算技術,機器人的思考將更接近人類。

參考資料:

  1. Delbert, K., (2019, November 18). Robots Need to Know They Can Die at Any Minute, Just Like the Rest of Us. Popular Mechanics
  2. Man, K. et al., (2019, October 9). Homeostasis and soft robotics in the design of feeling machines. 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doi.org/10.1038/s42256-019-0103-7
  3. Nield, D., (2019, November 14). Fun New Paper Says We Should Make Machines Freak Out About Their Own Mortality. ScienceAlert
You May Also Like

人工智慧在法律比賽中擊敗頂尖律師

最近,美國 AI 法律軟件公司 LawGeex 舉辦了一個比賽,邀請了史丹福大學(Stanford …

波音公司發表首架極音速客機概念模型

日前波音公司( Boeing )於亞特蘭大( Atlanta )的航太會議上,公布了該公司首架極音速…

NASA 興建兩間新研究所,為移民太空作準備

未來五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會動用三千萬美元興建兩間新型研究所,準備讓人類的足跡伸延到太陽系…

語音助理沒隱私?亞馬遜員工可聽取 Alexa 語音內容

亞馬遜 (Amazon) 日前證實在全球各地聘僱數千名員工負責監聽語音助理 Alexa 錄下的語音內…

亞馬遜使用自動化系統監控員工,未達標準就自動解僱

美國網站 The Verge 報導,亞馬遜(Amazon)使用人工智慧自動化追蹤員工的表現,並解僱未…

瑞士公司研發儲能高塔,或能解決再生能源的儲存難題

建造一個新的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廠已經比燃煤電廠便宜,但即使電池成本下降,儲存再生能源的電力仍然相當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