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ames Bareham / The Verge

美國美國專利及商標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宣布,人工智慧(AI)不能申請列為專利的發明人,只有自然人才能申請專利。

專利發明人

這個決定是針對兩項專利申請案做出的回應,其中一項是食物容器,另一項則是閃光燈,而這兩個發明都是由 AI 系統「DABUS」創造出來的。

在美國現行專利法中,會重複使用例如「誰」(whoever)、以及「他/她」(himself/herself)等代名詞來代指發明人。儘管這兩項專利背後的團隊認為,法律中將發明人視為「個人」(individual)這件事可同樣適用於機器上,但美國專利局認為這個解讀過於廣泛。美國專利局曾在 2019 年 11 月針對這個主題諮詢向大眾的意見。最後下了這個結論:「在現行的法律下,只有自然人能被列為專利申請中的發明人。」

這兩項專利在 2019 年由「人造發明人專案計畫」(Artificial Inventor Project)提出申請。除了向美國專利局提出申請之外,該團隊也向英國智慧財產權局(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IPO)及歐洲專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EPO)提出申請文件。基於相似的理由,IPO 及 EPO 也已規定由 AI 研究員史蒂芬·塔勒博士(Stephen Thaler)設計的 DABUS 系統(AI 系統)不能被列為發明人。

AI 列為發明人的必要性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表示,人造發明人專案計畫的爭論點不是在於 AI 應該擁有專利,而是 AI 應該能被列為發明人。該團隊表示,當有數百、甚至上千的員工一起研發了例如 IBM 的「華生超級電腦」(Watson supercomputer)系統的程式,使電腦之後可以自己來創造發明時,那就有必要將 AI 列為發明人。團隊擔心,若某項發明不是由人類參與研發,而是由 AI 創造,以致於人類無法主張其專利權時,那這項發明可能就完全無法申請專利了。

另外,該團隊也認為,允許 AI 被列為發明人可以鼓勵創新,因為這些機器的價值能被更清楚的認可。人造發明人專案計畫的萊恩·阿伯特教授(Ryan Abbott)表示:「若是人們認識到,在創造的過程中,機器是多麼有價值,那麼機器就會被認為更加重要。」

然而,除非對現行法律進行修改,否則人工智慧很有可能會繼續被視為是發明工具,而不能被視為發明人。

參考資料:

  1. Porter, J., (2020, April 29). US patent office rules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not be a legal inventor. The Verge
  2. Chen, A., (2020, January). Can an AI be an inventor? Not yet. MIT Technology Review
You May Also Like

臉書研發 VR 2.0 裝置,輕便有如太陽眼鏡

VR 2.0 防疫限足令刺激了VR與AR商機,讓人們足不出戶也能坐享多元感官體驗。Ars Techn…

印尼 Fintech 金融科技新創生態系大盤點

在印尼,Fintech成了一股新的趨勢,在新創企業和整體產業都有顯著成長,其中又由P2P借貸和支付產業佔了最大比例。

史丹佛大學開發出仿生神經系統,有望應用於義肢上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及首爾大學( Seoul National …

科學家們在小規模實驗室中找到方法,能夠節省能量,且更有效率地讓水沸騰

水經常被煮沸,無論是在廚房中沖泡一杯茶、或是產生電力的發電廠。任何製程上的效率改善,都會對每天所用的…

科學家找到一種可儲存太陽能達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新材料

若我們要在以再生能源來驅動這個星球的方面上表現得更好,我們需要找到更有效率地儲存該些能量的方式,直到…

特斯拉自行設計晶片,預計 2020 年推出自駕計程車

特斯拉(Tesla)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宣布,開發自駕車的困難問題預計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