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鏡的失敗

初代 Google Glass 於 2013 年限量發行,2014 年開始大眾銷售,但 2015 年就宣告停產,其失敗原因主要有三:外觀看起來詭異、照相功能讓大眾不安、價格高達 1500 美元,但是谷歌並沒有被谷歌眼鏡的失敗所擊倒,他們仍然在大量投資研發於各種奇怪形式的可穿戴技術。

據CNET報道,最近的項目包括新型混合眼鏡,這讓你感受到虛擬物體重量的虛擬現實器以及新型的智能手錶,此款眼鏡和智能手錶項目來自搜索巨頭的Interaction Lab,這是一所旨在結合數字化與真實體驗的實驗室,實驗室屬於Google Research的一部分,後者是一家扎根學術界專注於技術突破的研究機構。

高科技的紋身系統

但Google最不尋常的是要研發一種高科技的紋身,基本上它可以把你的身體變成一個巨大的觸摸板。據CNET報道,這個名為SkinMarks的紋身項目背後的想法是讓人類與科技的互動能更加自然,皮膚上的紋身系統可以被應用到手指或手的某些部位,而這些部位是我們人類用本能的運動技能來控制的,所以通過手指的彎曲或拳頭的擠壓來使用這高科技紋身,或許對於人類來說會成為我們最方便的輔助工具。

Saarland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份關於該項目的白皮書(某些國家的政府就特定的事務,如外交、政治等發表的報告文件,封面以白色紙裝訂,故稱為白皮書)中寫到,通過大幅減少紋身厚度和增加其延展性,皮膚將會變得足夠薄和靈活,甚至能完全貼合人體彎曲的線條和突出的骨頭。

穿戴科技將會是未來主流

除了擊敗其他科技巨頭在可穿戴裝置的市場價值,谷歌特別鼓勵讓更多的人使用可穿戴設備或將字面上印在他們的皮膚,而像紋身這樣的設備所產生的全新的科技種類將會史谷歌更有價值,隨著科技巨頭紛紛開闢可穿戴技術的新戰場,這些實驗可能會在未來幾年發揮關鍵作用。業界很多人已經把可穿戴設備看作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主流計算平台。

Google,蘋果,Amazon,三星以及Facebook(收購了虛擬現實子公司Oculus),這些巨頭均發佈了自己的可穿戴設備,包括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耳機以及智能牛仔夾克等。均研究公司IDC的預測,今年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接近3.7億部,並在兩年內增長到5.25億多。

圖片來源:inside4tech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0,JULY 15).GOOGLE IS WORKING ON TATTOOS THAT TURN YOUR BODY INTO A TOUCHPAD.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特斯拉儲電系統首度現身台灣,台電AFC克服發電「鴨子曲線」

台灣政府提出2025年綠電占比要達到25%,台電積極配合政府進行能源轉型,儲能就是應用再生能源最好的解決方案,可以克服綠電供需不同步的「鴨子曲線」,台電 AFC 儲電輔助服務,由翰可國際以「特斯拉」儲電系統第一名入選。

日本建造會走動的 18 公尺鋼彈機器人,今年 10 月對外開幕

日本一支團隊將在橫濱港附近打造一尊高 18 公尺的鋼彈機器人,該機器人不僅可行走,手腕關節還可進行 …

以糖作為墨水的 3D 印表機,可協助生物醫學工程研究

許多廚師會利用糖熔化後的可塑性,雕塑出具觀賞價值的食物雕刻。此特性也被進一步用於 3D 列印中,將糖…

BOXFUL成立跨境倉,串接SHOPLINE、亞馬遜全球開店,最快24小時送到亞洲城市

BOXFUL成立跨境倉,串接SHOPLINE、亞馬遜全球開店,最快24小時送到亞洲城市 「高哩程」跨…

科學家計劃興建漂浮城市,成為「不受管制」的科學研究中心

海上家園研究所(Seasteading Institute)計畫在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附近的海域建造…

洩漏到機艙內的化學物質長期嚴重毒害了人們,最壞的結果還可能導致死亡

2018年全球航班數量為183132次 從2018年11月的統計數據來看,當月最高航班數量為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