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擊科技專欄,  科技前瞻

【星擊科技專欄】台灣「工業3.5」製造戰略與數位轉型的領導和推動,企業如何增強實力後再進入工業 4.0

圖片來自於網路

台灣產業升級刻不容緩,需要合適的戰略,製造業是驅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的火車頭,全球各國政府為了振興經濟、降低失業率,無不積極推動國家層級之製造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主導先進製造技術,取得競爭優勢;美國的「先進製造夥伴」(AdvancedManufacturingPartnership,AMP),希望確保美國先進製造領導地位。

工業4.0的價值鏈和生產方式,將完全顛覆台灣企業目前擅長的運作模式。未來的經濟活動開端始於消費者的需求,進而驅動設計、研發、供應鏈、生產,在連結到銷售與服務。換言之,個人化的價值才是最重要,大規模的個人化(mass-personalization)不是傳統的訂製,需要更智能化的製造系統和更敏捷的供應鏈,才能做到最小批量只有一件亦能獲利的彈性。台灣製造產業結構大多為水平分工,規模多為中小企業,且台灣企業慣用量產的規模報酬效益降低生產成本的模式,目前在全球製造網絡仍有競爭力,因此台灣必須在先進國家重回製造的競爭和新興國家的替代,上下夾擊之前,發展適合台灣產業結構和核心能耐的製造戰略。

「工業3.5」是工業3.0和工業4.0之間的混合策略,善用台灣企業長期累積的製造管理優勢、實戰經驗和整合能力為利基,藉助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等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innovation)技術,發展利基型的解決方案,搶先達成工業4.0的彈性決策、價值鏈整合等能力,並提前收割產業升級的利益。工業3.5的最大優勢,正是能保留資深主管和老師傅的彈性決策能力,善用台灣製造知識經驗和管理優勢,透過彎道超車,發展分散式的決策支援系統,「容易摘的果子先摘」,先在重構中的全球產業鏈中卡位,以實現大數據分析和系統整合的工具目標,並將台灣企業擅長的少量多樣的彈性生產,推到大規模個人化生產的極致,進而發展開放創新平台,整合其他新興國家的新市場破壞(new-marketdisruption),以及產業生態系統,以滿足發展中國家和企業。

台灣工業3.5,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的最佳路徑製造業的平台化,離不開「實體」,離不開「現場」、離不開「產品」、離不開「供應鏈」本身,所以台灣製造的軟實力與領域知識,仍有一定的利基。台灣製造業早期面對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與全球化,鍛鍊一身很強的彈性製造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工業3.5概念架構協助台灣企業盤點能力,打造專屬的「工業3.0―工業3.5―工業4.0」的策略路徑。企業以「工業3.5」混合策略和破壞性創新為核心戰略,首先建立全面資源管理、聰明生產、數位決策、智慧供應鏈與智慧工廠等營運核心能耐(operationalcorecompetence)。然後,推動產業生態系統的四個關鍵,包括製造優勢與管理經驗系統化與數位化、產品生命周期與營收管理、軟硬體設備和分析能力垂直整合,以及永續發展和綠色供應鏈,並藉助支持的基礎環境,包括「物聯網」、「大數據」、「跨領域虛實整合」與「基礎工業能力」等。

工業4.0就像是「機械公敵」虛實整合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工業3.5則是人和智慧機械合作的「鋼鐵人」。「鋼鐵人」解決方案更適合台灣製造產業生態。台灣各個產業,標準化、系統化、自動化的程度不一,大多數企業只是工業4.0軟硬體系統的使用者,而相關系統架構仍在演化之中。因此,當務之急是發展能讓智慧製造系統發揮效能的大數據分析和彈性決策能力;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先站在既有的基礎之上,盤點自身擁有的資源和長短處,建立專屬自己的數位轉型策略和智慧製造技術藍圖。

了解更多:科技星擊 Podcast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