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NASA)

未來五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會動用三千萬美元興建兩間新型研究所,準備讓人類的足跡伸延到太陽系。

從地球人躍升到外星人

兩間太空科技研究中心(STRIs)會分別利用 1500 萬美元的資金來發展生物材料以及生物科技,集中研究能夠讓地球的生物有能力在外太空生存的技術。研究中心將會邀請來自各大大學的專家,參與該計劃的研究,期望在未來五年內能獲得相當的成果。

其中一個 STIR,將會成為太空生物工程應用中心 (CUBES),並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物工程學教授 Adam Arkin 帶領。該中心將會集中研究如何將微生物應用到食物、能源以及藥品產造等方面。透過加工生物材料,未來太空人在浩瀚的宇宙航行中都能夠自給自足。

另一個研究中心則會成為研發極高強度複合材料(US-COMP)的電腦設計中心,目標是利用奈米碳管科技製造出輕盈但高強度的太空物料。US-COMP 將會由密西根理工大學的 Gregory Odegard 博士帶領。

(圖:http://techietonics.com)

物種保護

對於未來地球的命運,有不少人都認為太空移民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其中,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Space X 的創辦人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人類滅絕的危機是無可避免的,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進行宇宙探索。

相反,著名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雖然贊成太空移民,但他認為,要在未來二百年的時間之內成功移民至火星上,可說是遙不可及。現時採取全面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可能更為實際 。

如果真的需要發展太空移民,我們將要在未來一千年內離開地球,這會是我們唯一在宇宙中建立居住地的機會。

You May Also Like

木星在形成初期產生的輻射使其衛星上的水分蒸發

木星在形成初期的溫度非常高,它產生強烈的輻射照射其四顆大型衛星(總稱「伽利略衛星」),使衛星上的水份…

NASA決定與3D列印建築合作,計劃在月球建造一個棲息地

一份價值1400萬美元的合約 美國3D列印建築公司ICON已經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簽署了…

泛科知識探索「知識變現」,攜南一書局、科學月刊推「科學生」訂閱制平台,提升學生科普閱讀素養

將網路精華知識接軌國民教育系統,打造國高中生科普閱讀平台 經營台灣最大科學知識社群PanSci泛科學…

Google Nest Hub推出新功能!增加「空氣質量數據警報」

Google Nest Hub 野火的煙霧從美國各海岸蔓延到海岸外的情況持續數周後,Google宣佈…

NASA成功首次從小行星上獲取樣本,目前正運回地球當中

歐西里斯號(OSIRIS-Rex)宇宙飛船 在這個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地利用歐西里斯號(…

巨大流星照亮了整個挪威夜空!目擊者還以為是巨大爆炸事件

來自同一個星座方向的流星群 從歷史上來看,人類對「流星」的觀察已有數千年之久,但有系統的「流星」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