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與心室擴張呈正相關
無分類

英國研究:心室擴張與空氣污染有關,即使低度污染也構成影響

英國研究團隊透過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的核磁共振影像數據,發現人體心室擴張(ventricular dilatation)與空氣污染有關。

空氣污染

過往科學研究發現,人體長期曝露於空氣污染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及死亡率均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英國居民比瑞典居民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機會高出 64 倍,死亡因素包括呼吸道疾病、中風和冠心病。但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未能確切找出空氣污染對心臟結構及功能的影響。

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的心臟學家翁博士(Nay Aung)及其團隊研究空氣污染物與心臟各項指標的關係,並於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發表最新研究結果。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environment/quanqiuzuidakongqijinghuaqibianbaoshi/”]

英國生物樣本庫及空氣數據

英國生物樣本庫建立於 2006 年,旨在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對疾病發生的影響。科學家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取得約 4000 名志願者的數據。這些志願者年齡介於 40 至 69 歲之間,在研究開始前並無任何心血管疾病。科學家分析志願者的心臟核磁共振影像,以研究其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科學家亦同時取得志願者住處附近的空氣污染物數據,並分析了他們在進行心臟核磁共振影像前,住處附近五年內(2005 – 2010)的空氣污染物濃度,研究中分析的空氣污染物包括懸浮粒子(PM 2.5 和 PM 10)和二氧化氮。

心室擴張

研究發現,當人體長期接觸愈高濃度的 PM 2.5 和二氧化氮,左右心室也會愈大。翁博士指出,雖然研究發現心室容量增幅不大,但大氣污染「與高血壓所造成心室擴張的影響相若」。心室擴張更是心臟衰竭的警示,當心室愈大,心臟就會負荷愈大,長期有機會造成心臟衰竭。

翁博士更指出,大多數志願者居住於空氣污染較低的環境,每立方公尺的 PM 2.5 濃度只有約 8 至 12 微克,與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之每立方公尺 10 微克的上限相似,並遠低於英國標準每立方公尺 25 微克。該研究更發現,只要 PM 2.5 濃度每立方公尺增加 1 微克,可導致心室擴張增加近 1%。

研究迴響

其他學者,包括利兹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蓋爾教授(Chris Gale)以及公開大學(Open University)的康威教授(Kevin McConway)均指出研究志願者的生活模式,例如工作地點及交通模式,都可能對研究結果有影響。但兩人均認為此研究具重要性,令科學界更進一步了解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影響。

倫敦於去年取得 PM 2.5 平均濃度每立方公尺 18 微克,令各界更關注潔淨空氣的議題。有環境法律關注組織認為,現時監管空氣污染的法規過於寬鬆,建議政府需要緊貼科學最新發現,不斷檢討現時空氣污染政策,保護人民免受空氣污染造成的健康影響。

全球許多大城市均有空氣污染的問題,例如 WHO 2016 年公佈香港 PM 2.5 濃度達每立方公尺 29 微米,超出 WHO 標準近兩倍、台灣環保署的數據亦揭示全台主要城市 PM 2.5 均未達 WHO 標準。許多市民居住於繁忙道路旁,長期吸收車輛排出的廢氣。空氣污染在都市中無法避免,推動潔淨空氣的政策非常重要,但由於政策推行未必即時有效,科學家呼籲大眾應努力透過良好生活習慣提升自身健康。

 

參考資料:

  1. Aung, N., Sanghvi, M. M., Zemrak, F., Lee, A. M., Cooper, J. A., Paiva, J. M. … Petersen, S. E. (2018).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cardiac morpho-functional phenotypes. Circulation, 138. (in print).
  2. Davis, N. (2018, Aug 3). Air pollution linked to changes in heart structure. Guardian.
  3. Laville, S. (2017, May 17). Air pollution kills more people in the UK than in Sweden, US and Mexico.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