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分類

人造子宮動物實驗再獲成功:綿羊胎兒健康存活並出生

此前,美國費城的研究人員首次嘗試用人造子宮體外培育綿羊胎兒,獲得成功。如今,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重複了這一實驗,綿羊胎兒在人造子宮內存活一周,之後健康出生。這項技術的最終目的是幫助人類早產兒平安度過發育的關鍵期。不過,出於謹慎考慮,研究人員稱五年內不會進行臨床實驗。

 

人造子宮

人造子宮是一個充滿液體的塑料袋,裡面的液體模擬真實母體子宮內的羊水。另有一個外界的氧合器(oxygenator)模擬胎盤的功能,負責氧循環。

人造子宮由胎兒的心臟來驅動。隨著胎兒發育,各個器官逐漸長大,在此過程中,心臟被密切監控,確保不會負載過重。

實驗重複成功

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為「體外子宮環境」(ex-vivo uterine environment)。此前,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用該方法成功培養了綿羊胎兒。現在,西澳大學、澳洲婦女嬰兒研究基金會和日本東北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重複了實驗,並獲成功。

兩項研究中用到的都是 105-115 天大的綿羊胎兒,相當於人類 23 周的胎兒。

在此次重複實驗中,綿羊胎兒在人造子宮內發育了一周,之後健康出生,無腦部損傷。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medicine/%E4%BA%BA%E9%80%A0%E5%AD%90%E5%AE%AE-%E5%8B%95%E7%89%A9-%E8%A9%A6%E9%A9%97-%E6%88%90%E5%8A%9F-%E4%BA%BA%E9%A1%9E-%E6%97%A9%E7%94%A2%E5%85%92/”]

早產兒的希望

美國每年大約有 3 萬早產兒——在 26 周以前就離開母體,而正常胎兒要在子宮內度過 37 周。

為了幫助早產兒,研究人員也嘗試過體外培養。但在人造子宮出現之前,綿羊胎兒在人造系統中只能存活 60 小時,還會出現嚴重的大腦損傷。

現在,這項人造子宮的最終目標是幫助早至 22 周的人類早產兒,讓重要的器官在出生後繼續正常發育,努力提高存活率。

應用前景

人造子宮的實驗結果鼓舞人心,不過,有評論認為必須考慮到綿羊和人類的不同,從而謹慎評估該技術的風險。綿羊胎兒在子宮內只要發育 5 個月,而人類胎兒需要 8 至 9 個月。此外,綿羊胎兒出生時比人類胎兒大。如果要用來培養人類胎兒,人造子宮很可能需要改進。

考慮到安全和技術等各方面因素,研究人員表示,五年內不會進行臨床實驗,這一技術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參考資料

Fresh hope for preemies: Scientists successfully use artificial womb to save premature lambs for the second time in history,Mail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