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宇宙

好奇號在火星泥岩中發現長鏈碳分子

NASA的好奇號探測車(Curiosity Rover)在火星 Gale 隕石坑的 Yellowknife Bay 地質區域,從一個名為 Cumberland 的泥岩樣本中,發現了三種長鏈碳分子:癸烷(C10H22)、十一烷(C11H24)和十二烷(C12H26)。這些長鏈碳分子是由好奇號的火星樣本分析儀(SAM)檢測到的,並被認為可能具有與地球生物活動相關的特徵,尤其是類似於地球生物所產生的脂肪酸。

這一發現對火星生命的可能性及其過去或現在的可居住性具有重大意義。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長鏈烷烴的存在,顯示了火星上有多種有機物來源和保存機制。至今為止,十二烷是發現的最大有機分子,它代表了目前為止在火星表面發現的最大質量有機分子。這些長鏈烷烴中包含最多12個連續的碳原子,這樣的碳鏈結構類似於地球上由生物活動產生的脂肪酸。

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和大氣及空間觀測實驗室(Laboratoire Atmosphères et Observations Spatiales)的 Caroline Freissinet 博士表示:「好奇號的主要科學目標是定量評估火星的可居住性潛力,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該研究團隊利用 SAM 儀器,對從 Cumberland 採集的泥岩樣本進行分析,成功檢測到了這些長鏈烷烴。

提供有機分子保存條件,能長時間存在於火星表面

NASA 的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採集了一些泥岩樣本,科學家透過把這些樣本逐步加熱,觀察加熱過程中樣本釋放出什麼氣體,進而判斷火星土壤中含有哪些化學成分。研究團隊特別選了四個不同的溫度區間來仔細分析,因為每個溫度區間都可能對應特定的化學物質,例如實驗用的化學試劑、硫酸鹽分解出的有機物,或是更難揮發的複雜有機分子碎片。(圖/《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這些烷烴分子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由生物產生的脂肪酸,並且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暗示了火星上有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生物過程。儘管如此,這些分子的具體來源仍不確定。研究人員提出,實驗室研究支持這些分子來自飽和直鏈羧酸的飽和形式,如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和十三烷酸,這些酸分子也可能是火星上生物活動的副產物。

儘管這些酸分子也可能通過非生物過程形成,但它們被視為地球和其他星球上生物化學的普遍產物。因此,這些長鏈烷烴的來源和分佈對尋找火星上可能的生物標誌非常重要。

該研究指出,粘土和硫酸鹽礦物可能在這些長鏈碳分子的長期保存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些礦物可能提供了有機分子保存的條件,使得這些分子能夠長時間存在於火星的表面,甚至在極端的環境中依然保持穩定。

此外,這項發現也表明,火星表面或許存在曾經支持過生物活動的條件,或在某些時期內火星可能具備了支持生命的潛力。隨著未來對火星更多樣本的研究,科學家希望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長鏈烷烴的具體來源,並尋找火星過去或現在的生命跡象。

該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NASA, ESA, CSA, STScI, Heidi Hammel (AURA), Henrik Melin (Northumbria University), Leigh Fletcher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Stefanie Milam (NASA-GSFC) (CC BY 4.0

首圖來源:NASA / Dan Gallagher.(CC BY 4.0

圖片來源:PNAS

參考論文:
Long-chain alkanes preserved in a Martian mudstonePNAS

延伸閱讀:
1、好奇號在火星發現純硫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