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穴熊足跡現蹤西班牙,更新世巨熊生活再現
西班牙北部Honseca洞穴發現了屬於更新世洞穴熊(Ursus spelaeus,亦翻譯為”洞熊”)的16枚珍貴足跡,成為伊比利亞半島首次記錄到的這類化石痕跡。洞穴熊是一種已滅絕的大型草食性熊類,...
-
歐洲人類活動比原先推測提早50萬年
一項由美國俄亥俄大學主導的研究發現,人類在歐洲的活動可追溯至195萬年前,比此前記錄的最早時間提早了50萬年。這一突破性發現來自羅馬尼亞Olteț河谷的Grăunceanu遺址,該地點現已成為歐洲最古老的人類活動證據。 ...
-
「超級酵素」解答雄鳥三大繁殖策略:從領域爭奪到偽裝求偶
近期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揭示,流蘇鷸(Ruff,Calidris pugnax)雄鳥的繁殖行為由一種名為HSD17B2的「超級酵素」調節。這種酵素能快速將雄性激素睪酮轉化為低活性形式——雄二烯酮(Androst...
-
父母更偏愛女兒和乖巧孩子
最新發表於《Psychological Bulletin》的研究對19,469名受訪者進行分析,揭示了父母對子女差異待遇的偏愛模式。研究指出,父母更傾向於偏愛女兒和性格較和善(agreeable)及盡責(conscien...
-
腸道微生物新發現:自然版「胰妥讚」有望助控血糖
胰妥讚(Ozempic)作為模擬腸泌素「GLP-1」的藥物,已成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與減重的熱門方案。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或許揭示了更自然的替代方法——通過腸道微生物的作用,不僅能有效調節血糖,還可能控制對糖分的渴望。 胰妥...
-
哈佛科學家成功使用分子進行量子運算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首次成功捕捉分子並用於量子運算,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雜誌。此前,分子因其內部結構過於複雜、不穩定且難以控制,一直未被應用於量子計算。但此次突破性進展證明,使用超冷極性分子(如鈉銫分子,NaCs)...
-
牡蠣血液能成為對抗超級細菌的利器
抗藥性細菌正成為全球健康危機,每年導致近500萬人死亡,未來數十年預計死亡人數將大幅增加。科學家近日發現,一種出人意料的資源——牡蠣的血液(即血淋巴)——或許能為抗菌治療提供突破性解決方案。 根據發表於《PLOS ONE...
-
「愛情轉移」?小企鵝離婚率愈高,育雛成功率愈低
在澳大利亞菲利普島上的世界最大的小企鵝(Eudyptula minor)族群中,企鵝「離婚」不僅是一場感情風波,還會對整個族群的繁殖成功率產生深遠影響。這項為期10年的研究追蹤了1,000對小企鵝的繁殖行為,結果顯示,企...
-
小型食肉動物是史前人類飲食的重要一環
一項最新發表於《環境考古學》的研究揭示,小型肉食動物如紅狐狸和野貓,可能在約10,500至10,1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成為南黎凡特地區獵人-採集者的重要資源。這一發現由Dr. Shirad Galmor領導的團隊,...
-
接骨木莓汁可助益體重管理與代謝健康
最新研究發現,接骨木莓汁因富含「花青素」,對改善代謝健康和腸道菌群具有顯著效果,為體重管理提供了一種天然輔助方案。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對18名超重成年人進行研究,參與者每天飲用12盎司(大約340c.c.)接骨木莓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