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宇宙

地球正在對外星文明『自曝身分』?天文學家揭露全球雷達洩漏可偵測訊號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日於2025年皇家天文學會國家天文年會(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地球民用與軍事雷達的電磁訊號外洩,極可能成為外星文明偵測地球存在的「技術簽名」(technosignature)。

過去搜尋地外文明計畫(SETI)多聚焦於人類主動發射的訊號,例如針對特定目標星系的強力電波,但本次研究則系統性分析了全球機場雷達與軍事雷達的「被動」電磁外洩。他們以六個潛在可偵測地外文明的恆星系統(包括巴納德星、HD 48948、AU Microscopii 等)為假想觀測點,進行詳細電波模擬。

研究顯示,全球機場雷達每秒釋放的總電波功率高達 2×10¹⁵ 瓦,若對方具備與美國綠岸射電望遠鏡(Green Bank Telescope)同級設備,即使距離地球 200 光年之遙,亦有機會接收到明確的「地球訊號」。而目前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宜居行星——比鄰星b,僅4光年遠,換算之下,我們的訊號對鄰近恆星而言幾乎無所遁形。

訊號明顯 無所遁形

Ramiro Saide 等人模擬,如果外星文明擁有與地球相當的先進射電望遠鏡,距離地球 200 光年內即可偵測到地球雷達產生的隱性電磁外洩訊號,顯示我們的科技活動在宇宙中「無所遁形」。圖片來源:Gemini AI

此外,軍事雷達具有更高指向性與瞬間功率(峰值可達 1×10¹⁴ 瓦),從特定觀測角度甚至可能比機場雷達訊號強一百倍,類似燈塔般在天空「掃描」,展現出明顯的人為設計特徵,對外星觀察者而言極易識別為科技活動。

團隊強調,雷達訊號外洩是現代航空與國防系統普遍存在的現象,不僅揭露地球科技水準,也為 SETI 開啟新的技術路徑。除了協助未來尋找外星文明,這項研究也提醒人類應審慎管理電磁頻譜,保護地球通訊安全,並規劃更「低調」的新世代雷達系統。

曼徹斯特大學教授 Michael Garrett 補充,這些模擬與偵測方法,不僅可用於天文與行星防禦,也有助於評估人類科技對太空環境的影響,進一步提升科學與安全層面的管理能力。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Gemini AI

參考論文:
1、Examining Airport Civilian and Military Radar Leakage as a Detectable Marker for Extraterrestrial Civilizations

延伸閱讀:
1、黑洞周圍的「戴森球體」可能是外星文明的能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