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是昆蟲的天下!全球研究揭示昆蟲活動的日夜之謎
來自西澳大學的馬克·王博士領導的一項突破性研究首次為我們提供了昆蟲在日夜循環中活動模式的全球圖景。這項研究發現,夜間的昆蟲活動平均比白天增加了31.4%,這一發現不僅增進了我們對昆蟲行為的理解,也揭示了驅動這些模式的關鍵生態因素。
過去,研究昆蟲的日夜活動模式向來是生態學中,一個相對未被深入探索的領域。這主要是因為常用的昆蟲取樣方法,如「掃網法」,無法有效捕捉到活動中的昆蟲,而另一種方法「光陷阱」在白天的效果又不如夜間。
研究團隊克服了這一挑戰,他們篩選了從1959年到2022年間的99項研究,這些研究利用了專門捕捉移動中昆蟲的陷阱,如落坑陷阱、飛行攔截陷阱和水生漂流網。這些研究涵蓋了從熱帶叢林到溫帶森林,乾旱草原和水生生態系統的多樣化景觀。
夜間昆蟲活動是白天兩倍 暖化亦造成衝擊
研究結果顯示,如蜉蝣、毛翅目昆蟲、蛾和蠼螋等多個昆蟲群體在夜間更為豐富。相反,白天活躍的昆蟲則包括薊馬、蜜蜂、黃蜂和螞蟻。特別是在河流和溪流中,夜間的昆蟲活動可能是白天的兩倍。
這些在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中截然不同的活動模式可能反映了逃避捕食者的策略。白天,魚類會捕食水生昆蟲,而夜晚的陸地則因蝙蝠等夜行動物而變得更危險。
此外,環境因素如溫度對全球昆蟲活動也有顯著影響。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對昆蟲,尤其是熱帶地區的夜行昆蟲構成威脅,這些昆蟲已經在努力應對高溫。人造照明亦對夜間昆蟲造成干擾,破壞牠們在生態系統中的自然行為。
馬克·王博士強調,這項研究不僅是科學探索,更是保護我們星球上迅速變化的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行動。通過理解昆蟲的日夜節律,我們不僅能更好地保護這些為地球提供重要生態服務的生物,也為未來的保護努力奠定了基礎。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首圖來源:DALL.E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 cc By4.0
參考論文:
1.Global meta-analysis reveals overall higher nocturnal than diurnal activity in insect communitiesNature Communicat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