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百態,  世界綜合

紐西蘭發現2000萬年前「牙齒化石」揭遠古巨螯蝦過往

你可能以為螯蝦化石難尋,但科學家竟在紐西蘭發現了來自2,000萬年前、體長達25公分的巨型螯蝦證據——不靠整具骨骼,而是靠一顆微小的「牙齒」!

這項研究近日刊登於《Alcheringa:南半球古生物學期刊》,由紐西蘭與澳洲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中奧塔哥地區的聖巴森斯(St Bathans)化石層中,透過顯微鏡從上百公斤岩屑中篩出八塊僅4公厘長的螯蝦顎骨碎片。這些化石上保有由「磷灰石」構成的堅硬臼齒,與哺乳類牙齒類似,因此能在長時演化下保存下來。

化石鈣質過去常被誤認為魚齒

圖片展示了不同種類的螯蝦下顎臼齒區域。各個圖片中顯示了來自不同物種的螯蝦下顎,包括Cherax destructor、Astacopsis franklinii、Paranephrops planifrons、Paranephrops zealandicus等。標註的術語如cdc、cemf和pcc,分別代表螯蝦下顎的不同部分。每張圖片的比例尺為2毫米,除了J圖未標註比例尺。這些標本有助於研究螯蝦的進化和物種間的差異。(圖/《Alcheringa:南半球古生物學期刊》)

更驚人的是,這些顎骨顯示當地曾有至少三種螯蝦共存,牠們的體型遠超現今僅8公分長的紐西蘭螯蝦。研究團隊同時首度辨認出螯蝦胃部形成的「yabbie buttons」化石,這種鈣質沉積過去常被誤認為魚齒,這次確認不僅讓螯蝦研究向前一大步,也有助於解釋過去化石標本中的「謎樣碎片」。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微型化石不僅改寫紐西蘭淡水螯蝦的演化歷史,也可能透露陸橋移動、氣候變遷及物種競爭等因素如何影響當地生物演替。正如團隊所說:「不只是大骨頭才有故事,這些小碎片也能說明古代生態的壯闊篇章。」

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的《Alcheringa:南半球古生物學期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McCormack & Raadik (CC BY 4.0

圖片來源: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CC BY 4.0

參考論文:
1、Parastacid (Decapoda, Parastacidae) fossil mandible remains from the Early Miocene, New Zealand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

延伸閱讀:
1、基因變異螯蝦可自我複製,危害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