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南極臭氧層破洞為近 30 年最小
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破洞並未像過去一樣擴大。科學家表示,2019 年觀測到的臭氧層破洞為近 30 年來最小。
近年最小的破洞
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觀測到此結果。CAMS 是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經營的一項服務,其能觀察到一系列太空中產生的現象。主要的資訊來源包括三顆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的梅托普氣象衛星(Metop)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哨兵 5 先驅者號衛星(Sentinel-5 Precursor)。這四個平台都攜臭氧偵測器,並規律在極圈上盤旋。
CAMS 研究人員表示,臭氧層破洞目前的面積比過去在九月中期觀測的大小縮小了一半。歐盟也補充,破洞的位置偏離中心且遠離極區。CAMS 專家估計,未來臭氧濃度將趨於穩定或略微增加。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environment/%e8%92%99%e7%89%b9%e5%a9%81%e8%ad%b0%e5%ae%9a%e6%9b%b8-%e8%a6%8b%e6%95%88-%e5%9c%b0%e7%90%83-%e8%87%ad%e6%b0%a7%e5%b1%a4-%e9%80%90%e6%bc%b8%e6%81%a2%e5%be%a9/”]臭氧的破壞
臭氧是一種由三個氧原子所構成的分子,能從太陽光中過濾掉有害的紫外線。在地球上方 20-30 公里的大氣層中,臭氧持續產生與分解。在未受汙染的大氣中,其生成與分解的循環處於平衡狀態。但是因為人類活動而釋放出的含氯及溴的化學物質破壞了平衡,造成臭氧的損失,最嚴重的時候發生在相當於南極春季的九月至十月間。各國政府於 1987 年簽署《蒙特婁議定書》(The Montreal Protocol),藉由禁止生產及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來嘗試恢復臭氧層。
科學家在最近的觀測發現,稀薄的臭氧層面積只有約 500 萬平方公里。而在去年同期該面積超過 2,000 萬平方公里,在 2017 年則為約 1,000 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每年之間都具有相當程度的變異性。
臭氧稀薄化的情況每年會發生在南極從寒冬甦醒之際。原本在冷空氣中造成臭氧被破壞的反應,受到高緯度陽光的照射而再度被啟動。科學家表示今年臭氧開始損失的時間點雖然比起往年更早,但是因為突然的暖化讓平流層的溫度升高 20-30 度,破壞臭氧反應的穩定性,而減少了臭氧的損失。
蒙特婁議定書
CAMS 副主任理查·英格倫(Richard Engelen )表示,今年觀察到的小破洞雖然非常鼓舞人心,但也提醒人們不能因此自滿。他表示:「目前我想我們應該要將這個結果視為一個有趣的異常現象。我們必須找出這個現象是什麼造成的。這不完全是因為《蒙特婁議定書》中規定減少大氣層中的氯和溴造成的,因為那些物質仍然存在。這次過程比較像一種動態事件。人們一定會問到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問題,但我們現階段還無法回答。」
另外,根據由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rological Organization)贊助的《2018 年臭氧破洞科學評定報告》(2018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稱,預期 2060 年左右,臭氧層就會恢復的 1970 年代初期的水平。
參考資料:
- Amos, J., (2019, September 16). 2019 ozone hole could be smallest in three decades. BBC News
-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