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Wiki Commons)

侏羅紀農場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科學家們利用基因技術復活恐龍,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遊玩,而孩子們更是興奮異常。

實際上,現代遺傳學的發展確實可以復活滅絕的物種。但考慮到其中耗費的巨大精力和實際生態意義,恐龍也許並非第一選擇。

在一個名為「野化歐洲」(Rewilding Europe)的計畫中,科學家正嘗試透過「 金牛計畫」(Tauros Project)和「金牛行動」(Operation Tauros),復活絕種的歐洲野牛(aurochs),幫助維繫歐洲生態平衡。

在滅絕前,歐洲野牛曾與石器時代的人類共存

歐洲野牛

歐洲野牛是一種大型草食動物,身高 2.13 米,重 1000 公斤,一度活躍於歐亞大陸。但不幸地,於 1627 年最後一頭歐洲野牛死亡,使該物種隨之滅絕。

為什麼「野化歐洲」計畫選擇復活歐洲野牛?答案正如之前所說,為了幫助維繫歐洲生態平衡。

「野化歐洲」創辦人 Wouter Helmer 表示:「幾十萬年來,歐洲野牛對歐洲景觀和生態平衡功不可沒。」

「如果沒有大型草食動物,草地將很快被森林覆蓋。有了大型草食動物,土地將保持開放狀態,景觀多樣性大大提高,數以千計的植物、昆蟲和動物都將因此獲益。」

為復育過程挑選的牛隻品種,下方為原始歐洲野牛

 復活的關鍵技術——複育

復活歐洲野牛的關鍵技術是複育back breeding。複育是一個人工選擇的過程,通過逐代選育,挑選出與祖先愈來愈相似的個體。

複育所借助的是原始歐洲野牛的基因組——來自 2014 年英國洞穴裡發現的 6700 年前的歐洲野牛腿骨。科學家分析了歐洲野牛的基因組後,挑選了基因最相似的現代牛隻品種,進行配種。

金牛計畫所復育的牛隻(圖:Magret Bunzel-Drüke)

 複育成果

「金牛計畫」早在 2008 年便開始進行複育過程。負責人 Ronald Goderie 說:「我們培育出的第二代個體,四肢變長,毛色呈黑色,沿脊柱分佈著類似鰻魚的條紋,這跟歐洲野牛已經非常相似了。比較棘手的是達到體型和牛角形狀相似。但目前某些個體已經達到 75% 的相似程度。」

「金牛行動」迄今已培育出 300 頭帶有歐洲野牛 DNA 的個體。參與者 Donato Matassino 說:「我認為我們無法培育出與歐洲野牛100% 相同的品種,但我們可以讓兩者盡可能變得相似。」

複育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Goderie 認為,再培育六七代,「金牛計畫」就可以獲得比較穩定的歐洲野牛品種,過程預計在十年內完成。屆時,科學家將在野外放生這些牛隻,有望促進生態平衡。

You May Also Like

美國疫情已明顯緩和,比爾蓋茲表示:「等到秋季會更安全。」

2021年秋季美國將會變得安全 為了應對迅速蔓延的疫情,各國流行病學者、公衛專家絕大多數都主張必須採…

數十年來火星探索的殘骸可能使未來的任務面臨風險

50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火星表面。 根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的數據,各國已經在 14 次獨立…

在火星上被拍到的蜘蛛謎團已解開!科學家初步實驗成功

基地會遭到巨大外星節肢動物的襲擊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火星南極看起來像是巨型蜘蛛的奇怪構造感到困…

「我們失敗了」:科學家正式宣布,大堡礁已病入膏肓,面臨死亡

由於全球暖化不斷加劇,繼 1998、2002、2016 年後,今年大堡礁再次經歷大型珊瑚白化現象,大…

美國又慘遭一熱浪襲擊!「熱圓頂」現象越來越頻繁

「熱圓頂」現象 美國在今年經歷多起熱浪襲擊後,日前又有另一股巨大的熱浪預計將以最無情的方式襲擊美國的…

美國富豪創立了一個團隊來繪製海洋地圖!他表示:「人類對於月球的了解遠遠勝過海洋世界。」

維克多·維斯科沃 (Victor Vescovo)的科學家團隊 由億萬富翁投資者維克多·維斯科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