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球暖化普遍以及污染增加,根據研究水母的專家指出,水母已在全球海洋開始大量繁衍,其後果不僅影響發電廠等基礎建設的運作,也對海洋生態及漁獲帶來潛在破壞力。
水母破壞電廠運作
海洋科學家裘莉·貝瓦博士 (Juli Berwald) 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出警告:「水母能在溫暖水域繁殖良好,在污染地區也一樣,因為牠們需要的氧氣比其他海洋生物還少。」她也指出,水母族群暴增已橫掃包括兩座蘇格蘭核電廠在內的全世界電廠,並導致電廠零件故障。
貝瓦博士也表示:「一位日本水母科學家曾告訴我,日本電力系統最大威脅第一是地震,第二就是水母。」包括在瑞典、以色列、美國與菲律賓都傳出大量水母影響電廠的消息。
大型水母出現頻率增加
水母大量增生後,也造成常見於日本海域的越前水母 (Nomura jellyfish)大量繁殖。這種大型水母可長到 2 公尺,重達 200 公斤。過去平均每 30 年會被人類發現一次,但現在幾乎每年都會被發現。 2009 年,一艘 10 噸的漁船更因為要捕獲越前水母而翻覆。
人類應正視海洋環境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指出,多數人類製造的廢棄物會流入海洋,其中包括塑膠袋到殺蟲劑等。對此,貝瓦博士認為,從水母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必須照護海洋以及處理污染問題。她表示:「因為我們是陸棲動物,因此對於海洋健康並未真正思考過。人類開始更負責的對待海洋,這相當重要。」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