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下0至1000公尺,將有大量海洋生物消失

海洋漁業資源變化長期以來受到多變的氣候變化所影響,氣候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導致海洋環境改變,通常會直接與間接影響魚類族群的繁殖和生長的速度。在1960年到2010年期間,海洋中氣體含量降低了2%。在1960年代全球僅有45處被列為海水低氧區,但至今已成長到約700處;且若人類不加以改變對待海洋的方式,到了2100年,海洋中的氧氣量將比現在減少3%至4%,而在熱帶地區情況更嚴峻,氧氣含量將下降至少40%。換言之,在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平面下0至1000公尺,將有大量海洋生物消失。

食物鏈甚至會改變

額外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令地球多了吸收太陽的熱量,其中九成進入了海洋,令海水變暖,而較暖的海水承載氧氣的能力較低,低含氧量的海域對水母的生存有利,但對於較大型且游泳速度快的物種,例如鮪魚、馬林魚、及部分種類鯊魚,就不是個好消息了。依賴海水中溶氧的魚類會生長變慢,體型變小,後代也減少。此外研究人員指出,鮪魚、旗魚和鯊魚等大型魚類因需要大量的溶氧,最容易受影響。這些魚類和牠們的獵物都會往水面溶氧量高處靠近,造增加對食物的競爭和其他行為改變。

這樣氣候變化所造成的魚類滅絕數量比我們之前預估認為的要多得很多,據《新科學家》雜誌報道,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5攝氏度,那麼到2100年,60%的魚類將會滅絕。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因為根據之前的研究預測,魚類的適應力已經大大增強。

新研究表示魚類會消失得更多

過去測量水溫上升對魚類影響的研究,只有關注成年魚的適應能力,而這些測量結果,預計在同樣的條件下,只有5%的魚類會死亡,但如今新的研究也考慮到了魚的幼蟲、胚胎和魚生命週期中的其他階段,在這些階段,魚類更容易受到高溫的影響。Alfred Wegener研究所的Hans-Otto Portner在接受《新科學家》採訪時表示,這一發現讓人們瞭解了一個我們忽視掉的生命階段。

值得慶幸的是,離2100年還很遙遠,控制氣候變化的努力可能會讓許多物種得以幸免。Portner告訴《新科學家》如果我們能夠阻止氣候變化,我們就能夠避免這可怕的結果,魚類對人類營養至關重要,因此這項研究為人類的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提供了嚴重的警訊,如果明日我們再以過去的方式糟蹋我們的生長環境,那麼我們就只能依靠過去的畫面來回味今日的風景了。

圖片來源:medium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0,JULY 2).CLIMATE CHANGE THREATENS 60 PERCENT OF THE WORLD’S FISH SPECIES.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發現能進食並分解塑膠的昆蟲

全球人類每年大約使用一兆個塑膠袋,但由於塑膠的降解速度非常緩慢,很多塑膠袋被棄置於海洋或垃圾堆填區,…

大城市早已負荷不住重量,地層下陷的程度已遠高於估計值

臺灣的海平面過去數十年均上升 據《科學警報》(ScienceAlert)報導,地球上的大城市實際上都…

澳洲沙漠農場只需陽光及海水種植食物

在澳洲阿得雷德以北 300 公里的沙漠中,一間名為 Sundrop 的公司最近啟用了一個革命性的農場…

北極的永凍土層若融化,可能會釋放出大量有毒氣體

北極永久凍土融化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古代史的研究表示永凍土層一旦融化,就會釋出大量溫室氣體(包含二氧…

聯合國表示各國對付新型冠狀病毒的封鎖政策只是暫時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10年以來的最低碳排放量 聯合國表示自從去年底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有許多國家採取封城的政策,…

隨著昆蟲數量下降,植物會開始為了授粉者而競爭,而輸了可能代表會被迫流亡

植物可能會全力以赴來引誘授粉者來競標。從披上雌性昆蟲的偽裝(費洛蒙齊全!)來誘惑多欲的雄性昆蟲、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