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NISKANENCENTER.ORG )

聯合國環境相關部門官員公開呼籲各國政府、企業與公民,同心協力共同打造一個無汙染的環境,並讓汙染製造者開始負擔相關經費與支出。

長期以來,環境開發所獲得的利益往往被「內部化」,成為少數企業與財團的禁臠及其年度財務報表上的收益;但後續所衍生的汙染與破壞,卻總是被極大程度地「外部化」,成為政府與社會沉重的負擔。

汙染者付費原則

除了表面上可量化的財物損失,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非自然死亡案列,包含癌症、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皆或多或少與環境汙染有所牽連。

「是時候叫停了!」聯合國環境署署長艾瑞克.索罕 ( Erik Solheim ) 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 ( Columbia University ) 一場有關永續發展的國際會議上公開呼籲:「是時候讓汙染製造者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並非修辭上的比喻,而是督促各國政府通力合作,立法令相關企業開始負擔環境回復與整頓所需的成本與經費,也呼籲相關企業勇於扛起相對的責任。

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只能在其中扮演一味受到撻伐的被動角色。投入更多的經費與人力以研發新的科技,以更低的污染與更高的能源利用率,來解決當下迫切的社會問題,不失為主動出擊的一種方式。

環保與經濟發展非互斥事件

人們一直以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為不可兩得的魚與熊掌。但這樣的既定印象正逐步瓦解。

以中國為例,其境內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網及都市地鐵系統,除用以解決龐大人口的交通與遷移問題,也帶動相關基礎建設與城鄉發展。

太陽能發電成本的驟降,也使得印度意識到:一個善待環境的政策,能同時為城鎮供應電力、降低失業率,更不可忽視的,是其後所帶來不可小覷的經濟發展。

綠能相關產業及供應鏈,提供了經濟發展的動力並製造出更多職缺,使得如中國及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在環境保護與綠色能源議題上的轉變與努力,令某些已開發國家汗顏。

一個無汙染的環境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改變正在發生。即使純粹就經濟的角度出發,我們也應該站在同一陣線,加緊腳步,因為前方等待我們的還有漫漫長路。」

 

參考資料:

  1. Hares, S. (2017, September 19). Polluters must pick up tab for damage to planet: U.N. environment chief. Reuters.
You May Also Like

未來五年的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前的溫度還要高

北極圈的暖化情況已翻倍成長 科學家表示,人類活動造成的氣體排放,使得地球現在的均溫比1850到190…

牛隻進食海藻能削減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解決人類養殖過多動物造成的環境影響,多年來科學家想盡辦法,甚至使用粒子科學製造擁有肉香及肉汁的素…

科學家們預估,從 1940 年開始,一半的美國人可能因為暴露於鉛之下,造成 IQ 降低

根據一項新研究,在美國的人,童年期暴露於鉛之下的情況比起先前的預測所認為的更為普及、也更令人擔憂。 …

科學家發明「人造樹葉」直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科學》期刊上…

科學家研發突變細菌酶,可以在 10 小時內分解 90% 的塑膠

一組科學團隊開發出一種突變細菌酶,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分解寶特瓶以利於回收。 快速分解塑膠 這種酶是在 …

美國科學家們排名出美國垃圾掩埋場中最危險且最毒的汙染物,並嘗試復原這些掩埋場

在美國,有將近 2000 座垃圾掩埋場仍在活躍中。每天,每個垃圾場中的這些龐大垃圾堆可能會釋出超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