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敘利亞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全球唯獨美國與尼加拉瓜拒加入

於德國波恩 ( Bonn ) 舉行的第 23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峰會 ( 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of UNFCCC], COP 23 ) 上,飽受六年內戰與對伊斯蘭國抗戰的敘利亞政府,正式簽屬《巴黎協議》 ( Paris Agreement )。此舉使得尼加拉瓜與於今年六月宣布退出的美國,成為全球唯二不同意巴協的聯合國會員國。

巴協的主要內容包含:一、所有締約國以 5 年為一期程,訂立符合自身國情的目標與方向,最終在 2050 至 2100 年間達到溫室氣體零淨排放 ( 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能完全由自然界回收 );二、已開發國家透過成立「綠色氣候基金」( Green Climate Fund ) 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

美國離開巴協

川普政府對巴協的批評不外乎兩項論點:一、巴協將嚴重損害美國利益,尤以傳統煤礦產業為甚;二、即使履行,巴協所能達到的成果仍十分有限。

然而,姑且不論煤礦業在2014年,美國政府最後一次有相關調查數據時,已是全國僅存不到八萬人的夕陽產業,如微軟、英特爾等多個美國企業,更聯合登報籲請川普讓美國留在巴協框架中,因為離開將為美國整體經濟帶來更大的衝擊。

巴協的成效有限

另一方面,的確,巴協缺乏實質的罰則,所訂立的最終目標也過分寬鬆。科學家預測:若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2 °C的升幅內,或更保險的目標,在2100年前保持在1.5 °C內,現有的巴協,即使在中、美、歐、印等重汙染國的全力支持下,仍然過於樂觀。

尼加拉瓜 ( Nicaragua ),一個全國半數以上能源需求皆仰賴地熱、風力、太陽能與海浪發電,並計畫在2020年前將上述比例提升至九成,世界銀行更在2013年將其譽為「可再生能源天堂」的中美洲國家,希望各國能因此訂立出更嚴謹、有效的氣候協議,拒絕簽屬巴協。

[related-post url=”https://tomorrowsci.com/environment/quanqiuwendushengfuchaoyueshangxian/”]

沒有重新議約的空間

話雖如此,巴協之所以在國際上獲得如此一致的支持,便在於其缺乏一視同仁的目標、實踐方法與監督方式,而「有彈性地」交給各締約國決定。德國總理與法國總統等歐盟領袖,也明確表示巴協不會再有第二個版本。與尼國不同的是,川普政府所念茲在茲的,似乎只是一個對美國,尤其高汙染產業,更有利的巴協而已。

 

參考資料:

  1. Briggs, H. (2017, May 31). What is in the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BBC News.
  2. Sampathkumar, M. & Cockburn, H. (2017, November 7). Syria signs Paris Agreement – leaving US only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refuse climate change deal. 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