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動物百態

恐龍在1.8億年前已演化出「溫血」特性

你能想像恐龍在雪地裡奔跑的景象嗎?最新研究顯示,部分恐龍在約1.8億年前的侏羅紀初期就已經演化出像現代鳥類一樣的溫血特性,這可能解釋了它們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長期以來,我們認為恐龍像現代爬行動物一樣,依賴太陽熱量來調節體溫。然而,最近的發現表明,某些恐龍能夠自行產生體熱,但這種適應何時出現一直是個謎。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古生物學家基亞倫薩(Alfio Chiarenza)與其研究團隊調查了恐龍在中生代(從2.3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跨越不同氣候的分布情況。他們分析了1000個化石、氣候模型、當時的地理環境以及恐龍的進化樹。

研究發現,三大恐龍群體中的兩個——獸腳類(如霸王龍和迅猛龍)和鳥臀目恐龍(如劍龍和三角龍的親戚)——在侏羅紀早期遷移到較冷的氣候區域,這表明它們可能在這個時期演化出了「內生熱」(自行產生體熱)的能力。

相比之下,蜥腳類恐龍(如雷龍和梁龍)則停留在較溫暖的地區。過去的研究發現,鳥臀目和獸腳類恐龍與溫血性相關的一些特徵,如羽毛或原始羽毛,能夠保溫。

蜥腳類恐龍表面體積比小 失熱速度慢

此圖顯示了不同氣候區中恐龍的豐度,按生產力從高到低排列。圖中包括蜥腳類(A)、鳥臀目(B)和獸腳類(C)的出現比例。時間段內缺失的數據由插值法補充。左至右的剪影分別代表尼日龍、禽龍和恐爪龍。圖/《當代生物學》

基亞倫薩博士表示:「我們的分析顯示,在約1.83億年前的Jenkyns事件期間,不同恐龍群體開始出現不同的氣候偏好。當時的劇烈火山活動導致全球變暖和植物群滅絕。許多新的恐龍群體在此期間出現,內生熱的採用可能使得獸腳類和鳥臀目恐龍能夠在較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這項研究還指出,鳥類的獨特溫度調節能力可能起源於侏羅紀早期,而蜥腳類恐龍則通過生長到巨大的體型來適應環境壓力。這些恐龍的表面積與體積比小,意味著它們失熱速度較慢,能夠長時間保持活力。

此外,科學家們還調查了蜥腳類恐龍是否因為喜愛寒冷地區豐富的植物而留在低緯度區域,結果發現它們似乎更喜歡乾燥、類似稀樹草原的環境,這支持了它們偏愛溫暖氣候的冷血生理特徵。

這項研究揭示了氣候與恐龍演化之間的密切關聯,並為我們了解鳥類可能從恐龍祖先那裡繼承來的獨特生物特徵提供了新的見解。這些發現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Davide Bonadonna / Universidade de Vigo / UCL cc By4.0

圖片來源:Current Biology cc By4.0

參考論文:
1.Early Jurassic origin of avian endothermy and thermophysiological diversity in dinosaurs Current Biology

延伸閱讀:

1.恐龍新研究顛覆「伯格曼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