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綜合,  謠破迷思

直到羅馬時代前,多數歐洲人仍為深色皮膚

最新古代DNA研究發現,歐洲人普遍呈現淺色皮膚的時間比過去認知的更晚,深色膚色可能一直持續到鐵器時代才逐漸減少。來自義大利費拉拉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348個遍布歐亞大陸各地、跨越約4萬5千年至近1700年前的人類遺骸基因,結果顯示,人類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後,原本的深色膚色長期維持,直至近期才逐步轉為較淺色。

研究顯示,舊石器時代(約4萬5千至1萬3千年前)的人群普遍具有深色膚色;進入中石器時代(約1萬3千至1萬年前),北歐、法國及塞爾維亞地區則出現較多藍眼睛的個體。最早確認的淺色皮膚、金髮與藍眼睛組合則在瑞典發現,距今約1萬2千年。

進入新石器時代(約1萬至4千年前),多數地區人群仍以深色皮膚為主,只有少數位於北歐的人類展現較淺膚色特徵。直到青銅時代,來自英國、匈牙利、愛沙尼亞與捷克等地才陸續出現較多具淺色膚色、金髮和藍眼的個體。

與飲食中富含維生素D魚類有關

一萬年前生活在英國的「切達人」(Cheddar Man)具有深色皮膚與藍色眼睛。(圖片來源:Werner Ustorf,Flickr)

研究團隊指出,膚色變化並非簡單的單一路徑,而是各地區時快時慢的複雜變化,直到鐵器時代(約3千至1700年前),歐洲各地區深、淺及中間膚色的人口才達到更均衡的分布。

研究者認為,歐洲人之所以長時間保有深色膚色,可能與飲食中富含維生素D的魚類有關。由於飲食攝取足夠維生素D,即使在日照較少的歐洲地區,深色皮膚人群也能健康生活。這項研究成果目前已發表於預印本平台《bioRxiv》,正等待進一步的同儕審查。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Werner Ustorf via Flickr  (CC BY 4.0)

參考論文:
Inference of human pigmentation from ancient DNA by genotype likelihoodbioRxiv

延伸閱讀:
1、破解4.5萬年前基因:早期歐洲人與尼安德塔人的交集與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