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不像其他動物毛茸茸?關鍵在「基因開關」
多數哺乳動物如貓、狗、猩猩都有厚實毛髮,但人類卻明顯光滑許多。最新研究指出,這與人類演化出獨特的散熱機制、以及控制毛髮生長的「基因開關」密切相關。
早期哺乳動物原本都覆蓋著濃厚毛髮,這能協助保溫、防曬與保護皮膚,並增加感知外界環境的能力。但約七百萬年前,人類祖先從黑猩猩分化後,開始在炎熱的非洲大草原生活。科學家發現,人類為了適應這種高溫環境,逐漸失去了濃密體毛,並發展出比其他動物更豐富的汗腺。

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人類能夠透過大量出汗迅速降溫,這種特殊的冷卻機制,使得我們能夠進行耐力狩獵(Persistence Hunting):只要持續長時間奔跑,就能讓帶有厚重毛髮的動物過熱疲憊,最後捕獲牠們。於是,人類逐漸失去了厚重的體毛,並保有這種演化優勢。
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生物學家 Maria Chikina 博士研究,經由分析62種哺乳動物基因後發現,其實人類仍然擁有完整的「毛髮基因」,只是這些基因大部分處於關閉狀態,導致人類只有頭髮、腋下及少數部位有明顯毛髮,其他部位則相當稀疏。
若基因出現變異或被重開,恐致「多毛症」

有趣的是,當某些控制毛髮的基因出現變異或被重新打開,就可能導致「多毛症」(Hypertrichosis),患者身上會長出濃密毛髮。歷史上著名的患者 Petrus Gonsalvus,就成為童話故事「美女與野獸」的原型。
這項研究說明,人類不像其他動物毛茸茸,並非完全喪失長毛能力,而是演化過程中將多數毛髮基因「關閉」,以適應特殊的環境需求。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Dariusz Grosa/Canva (CC BY 4.0)
圖片來源:zenzeta/Canva、National Gallery of Art(CC BY 4.0)
參考出處:
1、Why Aren’t Humans as Hairy as Other Mammals? Here’s The Science.
延伸閱讀:
1、毛茸茸哺乳動物為何會甩乾?「狗狗甩水」背後的神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