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幾何法」破解日本摺紙逆向設計難題
Kirigami,也就是「切紙工藝」,這項源自日本的藝術,近年被廣泛應用於工程、材料科學甚至機器人等領域,能設計出兼具結構與變形能力的創新材料。不過,設計複雜的kirigami結構過去往往需要繁瑣的數值模擬或演算法。四川大學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團隊最近發表新方法,利用直覺的幾何原理,大幅簡化kirigami逆向設計流程,讓設計師不需仰賴高階電腦運算,也能精準設計出目標變形。
傳統上,kirigami的變形效果主要由圖案的幾何參數(例如切割角度與長度)決定。這次新方法則聚焦於「旋轉單元」的形狀與變形關係。研究人員發現,初始單元(尚未展開時)的剪切應變,和kirigami展開後的整體變形呈現簡單且線性的對應。換句話說,只要調整初始單元的形狀,就能預測、控制展開後的結構行為。
調整初始單元形狀,就能預測、控制展開結構行為
這項發現帶來三個設計關鍵:1. 已收縮單元的形狀;2. 展開後kirigami的目標形狀;3. 一套保持面積不變的映射法。運用這些元素,工程師只要對旋轉單元施加相反方向的剪切應變,就能讓kirigami準確展開成想要的形狀,徹底拋開以往必須大量運算的麻煩。
研究團隊以三種不同的形變目標驗證這套方法,不僅能設計單一目標形狀,也可規劃展開過程中旋轉單元的運動軌跡。這一幾何新法未來有望應用於各種自展開結構、機械裝置或可變形電子材料,甚至拓展到其他多邊形單元的kirigami設計。
這項技術刊登在《物理評論快報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延伸閱讀:
1、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Qiao et al (CC BY 4.0)
圖片來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CC BY 4.0)
參考論文:
1、Inverse Design of Kirigami through Shape Programming of Rotating UnitsPhysical Review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