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擁有最多優秀企業與優質標的,相較於投資台股,人為干預更少,更能直接參與全球經濟成長,而且投資美股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難,只要了解交易重點就能快速上手!

近一年不只台股投資熱,海外投資也吸引了大批資金進駐,根據券商公會統計,截至2020年底,國內複委託累計開戶數已達220多萬戶,約為台股累計開戶數的5分之1,2020年總交易金額將近有3.79兆元,其中美股交易金額就占了72%,高達2.73兆元。

過去不少人認為複委託手續費偏高,是中高收入族群的專利,但隨著國內券商開辦美股的「定期定股」投資業務,讓投資門檻降低,現在小資族不一定要耗費心力去開設海外證券戶(註),也能夠參與美股市場,成為Apple、Google、特斯拉(Tesla)等全球知名企業的股東。

 

美股、台股大不同
小資族適合「定期定股」

在投資美股之前,新手務必先了解美股交易機制與台股的差異,以下分別說明。

●交易時間:美股的交易時間為每週一至五的上午9點30分至下午4點(以美東時間為準),對應台灣時間則為晚上10點30分至凌晨5點,但因美國夏令時(3月第2個週日~11月第1個週日)會實施日光節約,將時間調快1個小時,對應台灣時間就變為晚上9點30分到凌晨4點。若不想熬夜看盤、下單,也可以在盤前掛好預約單。

●交易單位:台股的整股交易以1,000股為1單位,也就是大家慣稱的「1張」股票,只有零股交易才能以「1股」為單位,而美股交易相對單純,最小單位就是「1股」,並沒有所謂的「1張」。

●漲跌幅限制:台股有10%的漲跌幅限制,當漲停或跌停時,股價就會停止變動,但仍可繼續交易。而美股則沒有漲跌幅限制,只有「熔斷機制」,當股市跌幅達到預設的幅度,就會暫停交易甚至直接休市,以預防系統性風險出現時股價大幅崩跌,例如2020年3月股災時,美股就觸發了4次熔斷。

●交割制度:台股的交割日為「T+2」日,也就是從成交日起算的第3個交易日上午10點前存入股款即可。而買賣美股時,若是透過海外券商交易,交割日一樣是T+2日,但若使用複委託交易,則是採取「圈存制」,買進時,帳戶內必須有足夠金額(含已賣出未入帳的股款)才能下單,款項圈存後就不能再動用,而實際的扣款日為T+1日,賣出時的入帳日則為T+3日。

●下單模式:使用複委託下單時僅能「限價委託」,無法以市價委託,當股價到達或是低於設定的價位就會買進,如果沒有設定整批成交(AON,All or None),在買入股數不足時,當日收盤前會分批買入剩餘的股數,不論分幾次成交,都只算一筆交易。大多數券商的委託單僅限當日有效,少部分券商可以設定長效單或條件單,但若是分成多日成交,就會視為多筆交易,每一筆的手續費會單獨計算。

●交易限制:複委託不能使用信用交易,也就是不能融資、融券,但可以現股當沖。

●股票代號:台股的個股代號為4碼數字,特別股代號為4碼數字後加英文字母,ETF代號則為4~6碼數字或5碼數字加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代表槓桿、反向或以外幣計價)。美股代號則為1~5個字母,通常是企業或ETF名稱的縮寫,例如Apple的代號為AAPL。

●交易費用:複委託在買進時會收取一次手續費,各券商牌告費用不一,但通常都可向營業員爭取折扣,優惠費率大多在0.15%~0.3%之間,唯須留意手續費都設有最低門檻。若使用「定期定股」服務,目前手續費率多為0.3%,低消則為4美元,門檻低上許多。賣出時,除了手續費,還會收取證券交易稅和交易活動費,但費率不高。如果有領取股息,則會先被扣除30%的稅金。

註:目前各家海外券商均未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因此不受金管會監管,若投資人透過海外券商交易,相關風險須自負。

117-1.jpg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1年3月號《Money錢》

原文來自 MONEY錢 - 最新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遺傳爸爸理財DNA 侯昌明女兒超節儉 在國外竟被當異類!

  在演藝圈以「省錢」著稱的侯昌明,家庭事業美滿,而他理財路上最親密的知音,其實是女兒侯賽…

年終獎金放大術 就靠台股ETF三劍客

歲末年終之際,很多民眾都想要利用年終獎金來進行投資理財規劃,如:存股、子女教育金、累積購屋資金或退休…

提早財務獨立不是夢!理財老司機的8個投資智慧

想法或觀念錯誤,理財用對方法的機率就很低!此時,前人成功經驗與智慧的軌跡是很好的學習指標,可以有效縮…

民主黨全面執政 類股輪動震盪向上

新年伊始第一周,除了阿根廷與馬來西亞外,全球其他國家股市皆呈現上漲態勢,美股更是完全不受美國近期發生…

技術面、消息面的回檔修正無礙長多格局

8月全球股市牛氣沖天,有別於過去放暑假的冷清氣氛,尤其是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不斷創下新高,帶動市…

主題式投資正夯 如何掌握全球創新成長商機?

投資人可能會注意到,過去所謂的股票基金其投資範疇大多以區域或是產業劃分,例如:亞太、拉美、東歐、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