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體驗觀察】腦波大樂隊
腦波大樂隊
如果把互動裝置化約為最基本的機制來看,那可能是包含了輸出端接收輸入端經過轉換裝置出來的訊息,並且能夠持續回應輸入端變化的結構。以這樣的定義出發,來挖掘同時具備特殊性及脈絡發展的作品,將他們的過去投放到現在來看,是不是能激發出我們對「互動裝置」想像的火花呢?
回到1965那一年,物理學家兼業餘的手風琴家Edmond Dewan,找上了美國實驗作曲家阿爾文·路希爾(Alvin Lucier),希望用他製作的腦波裝置玩出音樂來,兩人的跨領域結合因此誕生了《給單人表演者的音樂》(Music For Solo Performer)這件二十世紀重要的先鋒之作,亦是生理反饋音樂(biofeedback music)早期的先行範例之一。透過放置於表演者頭上的電極裝置汲取α阿爾法腦波,其本身韻律以擴音器放大後連接打擊樂器而發展出來「實時」的音樂結構。其互動機制如今看來簡單,但表現的力量和體驗感不受時光消耗一分一毫。
國際腦波學會(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ies for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ology)依不同的頻率,將腦波分為α、β、δ、θ波,而只有當我們放鬆、放空,沒有特意地思考時,α波(8~12Hz)才會產生。相較於其他將腦波作為控制訊號的裝置,路希爾特意避免思想控制的意圖,也因此讓α阿爾法腦波自然的出現,成為他演奏的韻律來源。整個表演是相當深刻而「即時」的,聽眾能夠透過被震盪的打擊樂器,感受到表演者的情緒狀態及思維變化,如果聽眾願意保持開放,也會隨之受到現場的頻率而沁入表演者的狀態。
時至今日,生理反饋音樂的創作者可以透過偵測不同頻率的腦波app進行混音。
《給單人表演者的音樂》的多人參與版本,轉換了原本個人內部獨奏的情境,邀請大眾成為表演者,替換輸出端各種聲音可能性的樂器,讓聽眾們交錯座落於不同樂器之間,混合進整個由聲音所產生的材料、物質質感,能量的流轉變化,體驗一場眾人內部意識流動的外放表演。
參考資料/圖片來源:
https://daily.redbullmusicacademy.com/2017/05/alvin-lucier-music-for-solo-performer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easylearn&id=1820
更多互動體驗設計相關的活動、資訊請上:https://tieda-ix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