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茶油洗碗精天然嗎?茶籽堂產品成分大解密
茶籽堂是個台灣本土品牌,最初是製作苦茶油,近幾年也在保養品、清潔用品市場發展。兩年前,茶籽堂推出洗碗精、護手霜等產品時,強調無添加化學防腐劑、化學界面活性劑;而產品成分的中文標示沒有出現防腐劑,但英文成分標示卻出現防腐劑、化學界面活性劑。產品介紹與產品本身標示不一樣,到底是發生什麼事?
茶籽堂的洗碗精
在兩年前,茶籽堂推出碗盤清潔劑時,宣稱使用了獨家清潔成分:苦茶粉+麵粉+阿拉伯膠+鹽巴。但這種清潔成分其實就是肥皂,最初肥皂的成分是燒過草木灰後加油脂。另外粉體能夠吸附油脂,只要碗盤沒有髒得很誇張,基本上是有清潔效果,而利用鹽巴防腐就跟醃菜的道理一樣。
茶籽堂除了這個清潔配方,加上醃漬、高溫烹煮,能夠清潔並保存產品本身。不過此配方清潔的能力不強,苦茶籽的天然界面活性劑能力較弱,就算加上麵粉的吸油能力、阿拉伯膠分散粉體,基本上很難把碗洗到完全乾淨。而且苦茶籽+麵粉+阿拉伯膠會提供細菌很多養分,非常容易滋生細菌、黴菌,所以才加入精鹽防腐。但要有良好的防腐效果,需要極高的鹽分。而高溫也只會在煮沸的當下殺菌,產品包裝無法不回滲,拆封後細菌還是可能入侵產品。
而此產品有個成分在標籤、DM的寫法不相同,標籤上的是Betaine,而DM上的是 Lauramidopropyl betaine。根據衛福部的資訊,Lauramidopropyl betaine是月桂醯胺丙基二甲基甜菜鹼(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簡稱LAPB的兩性離子界面活性劑。通常應用在護理、清潔、工業等的發泡劑、穩泡劑。產品標示的Betaine是甜菜鹼(三甲基甘氨酸、甜菜碱),多數作為保濕劑使用。兩種物質的化學性質非常不同,前者是界面活性劑、後者是保濕劑。茶籽堂宣稱他們用苦茶籽粉取代化學界面活性劑,以此推論他們是用甜菜鹼當保濕劑。但洗碗精只靠苦茶籽粉+麵粉的清潔效果有限,加上消費者使用狀況、DM標示,反倒是Lauramidopropyl betaine較可能被使用。
蔬果清潔液、貼身衣物手洗精
茶籽堂的蔬果清潔液標示了界面活性劑Decyl Glucoside,它是天然起泡劑,做為清潔液是溫和的原料。但是比較難洗的碗盤,茶籽堂使用苦茶籽+麵粉作為洗碗精的成分,而比較好洗的蔬果,茶籽堂卻加了界面活性劑。這兩個物質應用的狀況令人十分困惑。
而茶籽堂的貼身衣物手洗精,DM標示有甜菜鹼、葡萄柚籽萃取液、蛋白酵素,實際產品標示卻沒有這些成分,反而有Sodium Laureth Sulfate。它是安全好用的清潔成分,通常用在人體或居家清潔,有不錯的CP值。但是Sodium Laureth Sulfate就與茶籽堂產品不含化學成分的宣稱相衝突了。此外,產品還含有化學防腐劑Methylisothiazolinone ,它是安全穩定的防腐劑,但同樣是化學物質。
至於肖楠葉修護護手霜則含有Propylene Glycol 、 Glyceryl Stearate SE 、 Pentylene Glycol 、 Sodium Acrylate / Sodium Acryloyldimethyl Taurate Copolymer 、 PEG 150 Distearate、Isohexadecane… 一大堆化學物質,還有Phenoxyethanol 、 Chlorphenesin 及 Ethylhexylglycerin等化學防腐劑。完全就是打臉自身主打天然、有機、無化學的宣稱,也就屬於不實行銷。
茶籽堂標榜的天然有機、無化學、手工,其實都需要化學成分或科技,成分是天然或合成,只要是合格物質基本上都安全。並非茶籽堂的產品差或成分異常,最大的問題是標示不一、極端貶低化學物質、以不實行銷欺騙消費者。碗盤和蔬果清潔液如果不加界面活性劑,很難洗得乾淨,使用高濃度精鹽+高溫烹煮,也無法徹底滅菌,工廠製造環境也無法達到無菌。甚至有工作手套直接接觸料體的狀況,更是有衛生風險。麵粉+阿拉伯膠也讓細菌得以生存,更容易產生菌變質。
茶籽堂在當年也修正了產品成分標示,進行員工教育訓練等,改進文宣上的錯誤。不過台灣產業,需要有實際技術,而非絢爛的話術。大眾的廣告辨識能力、購買行為,都會影響商業體系的經營。大家要知道話術多的產品不依定好,行銷成本也會讓廠商試圖提高產品價格。希望台灣能有更多實際、有效的產品,也希望大家能夠更謹慎分析業者的話術!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https://tomorrows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