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特輯,  醫學健典

物理防曬化學防曬差在哪?正確防曬選擇手冊

物理性防曬VS化學性防曬

物理性防曬普遍被定義:用物理性防曬劑的顆粒反射、散射、折射紫外線,避免皮膚受傷害;化學性防曬則是:化學性防曬劑透過分子結構吸收紫外線,並轉化成熱能釋放,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市面上常見的物理性防曬劑是二氧化鈦、氧化鋅這兩種,其他防曬成分則是俗稱的化學性防曬劑。

不過俗稱物理性防曬劑的成分,也有些許吸收紫外線並釋放熱能的作用;而俗稱化學性防曬劑的顆粒,也具備反射紫外線的能力。所以更精準的說法:二氧化鈦、氧化鋅是「無機」防曬,其他防曬劑是「有機」防曬成分。但因為大家可能也不太清楚有機和無機防曬,就變成籠統地稱為化學性和物理性防曬了。

許多人認為化學性就等於人工,不過並非所有化學性防曬都是人工合成。只是從大自然萃取的化學性防曬成分通常不穩定、較弱,難以大量生產應用。像是一些具有防曬效果的植物油脂,防曬能力其實不太足夠,因此市面上的化學性防曬幾乎都是人工合成。

優缺點比較

二氧化鈦、氧化鋅被微粒化後,大幅減少油膩感而被普及化使用,之後也出現奈米化的二氧化鈦跟氧化鋅。二氧化鈦、氧化鋅是較惰性的物質,穩定度高也不易引起過敏。也因為本身是白色粉末,擦起來顯白、易有厚重感。台灣規定防曬品的二氧化鈦限量要小於25%,氧化鋅則限制在2-20%。物理性防曬對於長波UVA的防禦力較不足,不過現今科技也在持續改進這個缺點。

化學性防曬的成分非常多,比物理性防曬劑透明、清爽、對於長波UVA也能適度防禦。不過某些成分較不穩定,容易刺激皮膚引起過敏。而化學性防曬劑有被皮膚吸收的風險,若是滲入皮膚,可能在皮膚內部吸收輻射產生自由基。因此研發化學性防曬劑會將分子結構做大,就是為了減少滲入皮膚的機率。

化學性風險雖然存在,但有些過度誇飾的謠言也不能盡信,像是化學性防曬成分降低精蟲活動力等等。若是要選擇品牌,盡量選擇標準嚴格的歐盟核可之產品。無論是物理性、化學性防曬劑,各國都會限制其成分劑量上限,以防高濃度物質傷害人體。

台灣規定,除了僅有二氧化鈦的產品,其他有防曬成分的皆是含藥化妝品,需必須經衛福部申請許可才能製造、輸入、販賣。在2017年後,因為奈米化的二氧化鈦相對安全,被列為一般化妝品,但是噴霧劑型的奈米化二氧化鈦還是屬於含藥化妝品。目前國內有近50種合法的防曬物質,各自有濃度劑量上限。

而某些物理性防曬劑跟化學性防曬劑配方混用,可能有加成的防曬效果。一些化學性防曬劑也會添加物理性防曬劑來更加穩定,因此多數的產品都是混合兩類的防曬劑。

防曬類型如何選

若有敏感性皮膚、皮膚疾病的人,建議來是諮詢醫生再挑選防曬用品。物理性防曬劑對於長波 UVA防護力較弱,但還是要考量產品的整體配方,最客觀的方式是參考防曬能力檢驗報告、第三方檢驗報告。

安全性:物理性防曬的安全性跟穩定性高;化學性防曬可能有滲入皮膚的風險。異位性皮膚炎、嬰幼兒建議避開化學性防曬,一般成人若產生過敏現象,再行更換就可以。

質感:物理性防曬的顆粒需要較油的配方才能分佈平均,使用感覺較油膩,而白色粉末會讓皮膚顯白、流白汗;化學性防曬劑相對較清爽,不過市面上多數產品是混合型。

如果你皮膚穩定,不希望擦了顯白、油膩,可以選擇化學性防曬。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幼兒、皮膚炎、過敏患者,可以選擇物理性防曬。如果是有酒糟肌膚,務必和醫生諮詢討論再進行選擇。

最後要說的是,有傳言說物理性防曬能馬上生效、化學性防曬要提早半小時使用才有效,是錯誤的!無論物理性、化學性,都有立即的防曬效果。提早擦只是能分布的更均勻。事實上擦完防曬乳,基劑蒸發的差不多時,防曬成分就附著在臉上了。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理解物理性防曬和化學性防曬,在炎炎夏日做好防曬!

參考資料

1.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http://www.derma.org.tw/index.php

2.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https://www.fda.gov.tw/TC/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