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健典

麩醯胺酸可以幫助癌症?麩醯胺酸是胺基酸嗎?

麩醯胺酸是肌肉、血液、游離胺基酸裡最多的胺基酸。麩醯胺酸一般來說並不是必需胺基酸,會在血液中維持固定濃度。當身體有代謝壓力時,它可能會暫時成為必需胺基酸。

人可以從飲食攝取、重新合成/分解蛋白質,以維持血液的麩醯胺酸濃度。成人的日常飲食中,每天大概會攝取3-6g的麩醯胺酸,也就是一般人足夠的攝取量。

麩醯胺酸的功效

麩醯胺酸可以幫助細胞生長、產生能量、抗氧化、調節體內酸鹼。麩醯胺酸除了能用來合成蛋白質,在細胞裡還可以轉換成麩胺酸,進而轉換成脯胺酸、天門冬胺酸、天冬醯胺酸。從麩醯胺酸衍生的麩胺酸,能提供自身氮合成丙胺酸、絲胺酸,再產生甘胺酸。簡單來說,麩醯胺酸可以轉換成各種胺基酸,供應細胞增殖時的原料。

在細胞中,核苷酸也是需要氮原子合成的分子,細胞增殖需要大量的核苷酸,也就有大量的氮原子需求。麩醯胺酸在細胞內除了可以提供氮,也可以提供碳給細胞產生能量、生成其他分子。麩醯胺酸也能經腎臟釋出氨,調節酸鹼平衡、幫助合成細胞內的抗氧化劑、幫助脂肪合成、在血中無毒運送氨。

麩醯胺酸vs癌症

  • 粘膜炎作用

2015 年一篇回顧研究,從217 篇文獻挑出9 篇隨機控制試驗,發現結腸、直腸癌患者若補充麩醯胺酸,可以減少化療引起的併發症,例如腸粘膜炎、腹瀉,也能改善氮平衡、免疫系統與傷口癒合。

2017 年有篇研究回顧了口服麩醯胺酸對癌症治療引起的粘膜炎之作用。篩選出Medline資料庫中的15 篇研究,這些研究都針對接受癌症化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成人患者,比對補充麩醯胺酸的差異。15 篇中有11篇結果顯示口服麩醯胺酸能顯著降低粘膜炎的機率,或緩和治療期的體重下降、發作時間、粘膜炎最高等級。對於噁心嘔吐、口乾、厭食的效果,麩醯胺酸組和控制組並沒有差太多。總的來說,臨床試驗觀察到口服麩醯胺酸的功效、低毒性,也提供有力的理由支持更大規模的隨機控制研究,以評估麩醯胺酸預防化療、放射療法引起的粘膜炎作用。

除了麩醯胺酸,精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HMB )也常用在癌症營養補充。 2018 年一篇研究回顧這三個胺基酸,針對減少癌惡病質導致的體重、肌肉流失的效果。惡病質是因疾病引起的狀況,伴隨厭食、發炎、胰島素阻抗、肌肉蛋白質流失。研究從電子資料庫1990 年 1 月到 2017 年 11 月間的相關研究,從125 篇挑出 5 篇隨機控制試驗的研究,補充期間為8周 、12周 和 24 週,試驗使用劑量都相同,每天補充的麩醯胺酸、精胺酸和 HMB 的劑量分別是 14g 、 14g 和 3g。回顧的結果顯示,補充這三種成分可能改善癌症或 HIV 病患的惡病質,減少體重、肌肉的流失,並改善免疫功能。不過還需要有良好設計的隨機控制臨床試驗,才能獲得更確實的結論。

從目前文獻來看,補充麩醯胺酸針對癌症治療引起粘膜炎的作用可以期待,而精胺酸與 HMB 可能有助減緩惡病質引起的體重、肌肉減輕,但還需要更多證據才能證實。

麩醯胺酸如何補充

化療、放射治療期:進行化療、放射治療前/中/後,都可以每天補充三次麩醯胺酸,一次補充30g。

癌惡病質引起的體重、肌肉流失:如果體重和肌肉快速減少,可以每天補充14 g的麩醯氨酸、 14g的精胺酸、3g的β-羥基-β-甲基丁酸。

一般情況(沒有麩醯胺酸缺乏)下,其實不用特別補充麩醯胺酸,著重在均衡飲食、攝取蛋白質,並配合醫師或營養師的飲食建議更為重要。

麩醯胺酸長期補充風險?

胺基酸運輸改變:麩醯胺酸和其他胺基酸共用運輸管道,若麩醯胺酸攝取變多,可能就會壓迫到其他胺基酸的分佈、在腸道和腎的吸收。

改變麩醯胺酸代謝:額外補充麩醯胺酸可能降低內生性麩醯胺酸的合成,促進麩胺酸、氨的產生。

改變氨的運輸:補充麩醯胺酸可能減弱氨的解毒作用,影響麩醯胺酸攜帶氨的作用。

血中胺基酸異常:麩胺酸、瓜胺酸、鳥胺酸、精胺酸、組胺酸的濃度變高,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甘胺酸、蘇胺酸、絲胺酸及脯胺酸的濃度變低。

影響免疫系統:麩醯胺酸能調節免疫,長期補充可能大幅影響免疫系統。

腫瘤生長:要了解長期補充對癌症的風險。

戒斷作用:長期補充之後停止,可能造成麩醯胺酸缺乏的問題。

當麩醯胺酸缺乏時,短期補充麩醯胺酸是可以的。如果長期補充超過需求,就可能產生上述的問題。也要注意這些研究與疑慮,仍需要更多大規模研究確定補充時間、補充劑量、對應效果。在有效證據被驗證之前,建議還是需要時再補充。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https://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Lacey JM, Wilmore DW. Is glutamine a conditionally essential amino acid?. Nutr Rev. 1990;48(8):297-309. doi:10.1111/j.1753-4887.1990.tb02967.x
  2. Zhang J, Pavlova NN, Thompson CB. Cancer cell metabolism: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nonessential amino acid, glutamine. EMBO J. 2017;36(10):1302-1315. doi:10.15252/embj.201696151
  3. Kroemer G, Perfettini JL. Entosis, a key player in cancer cell competition. Cell Res. 2014;24(11):1280-1281. doi:10.1038/cr.2014.133
  4. Jolfaie NR, Mirzaie S, Ghiasvand R, Askari G, Miraghajani M. The effect of glutamine intake on complications of colorectal and colon cancer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J Res Med Sci. 2015;20(9):910-918. doi:10.4103/1735-1995.170634
  5. Sayles C, Hickerson SC, Bhat RR, Hall J, Garey KW, Trivedi MV. Oral Glutamine in Preventing Treatment-Related Mucositi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Nutr Clin Pract. 2016;31(2):171-179. doi:10.1177/0884533615611857
  6. Asghari Hanjani N, Farsi F, Sepidarkish M, Omidi A, Ardehali SH, Akbari‐Fakhrabadi M, Heshmati J. Effect of supplementation with a combination of l‐arginine, l‐glutamine, and hydroxy methyl butyrate on cachexi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18; e12636. https://doi.org/10.1111/jfbc.12636
  7. Holecek M. Side effects of long-term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3;37(5):607-616. doi:10.1177/014860711246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