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讓你快樂的基因,也牽動著精神疾病?
是的,沒錯,聽起來像是某部韓劇的台詞,但這不是浪漫愛情故事的橋段,而是一項來自韓國的研究成果,說的是精神健康與主觀幸福感(SWB)之間的基因聯繫。或許未來,當你覺得生活不順心,還能告訴自己:「沒關係,這可能跟基因有關。」
這項研究來自成均館大學、三星醫療中心和首爾國立大學Bundang醫院的跨學科團隊。他們發現,原來一些影響我們幸福感的基因,也同時與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健康問題相關。簡單來說,讓你感到開心或不開心的,可能不完全是生活壓力,而是你基因裡的某些秘密指令。
其實,這就像在某些韓劇裡,那些角色明明內心痛苦,卻還能演出一場愛情故事。這項研究表明,大約93%的與憂鬱症相關基因,也與你覺得「今天好像挺快樂」的感覺有關。換句話說,那些讓你感到「幸福」或「煩躁」的基因,竟然和精神健康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真是「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ZMYND8和LINC02163基因是情緒影響關鍵
當然,這並不是說你可以把責任全推給基因。基因只是你的情緒故事中的一部分,剩下的還有環境因素和生活選擇。但這些新發現,確實讓我們在思考幸福感時,更多地從基因的角度來理解。
例如,研究指出,有些基因(像是ZMYND8和LINC02163)對情緒調節有很大影響。這些基因在大腦的前額皮層和杏仁體中活動,這兩個地方正是我們決策和情緒處理的指揮中心。這麼一看,似乎情緒控制就像韓劇裡的「男女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好像全是基因在作祟。
現在,這項研究的目的不僅是揭示基因如何影響幸福感,還希望能幫助改善精神健康治療。「雖然你有點精神病,但沒關係,」研究人員說,未來我們或許能根據這些基因資訊,設計出更個性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所以,下一次當你覺得心情低落時,別太苛責自己了。研究發表於最新的《Nature Human Behavior》。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CC BY 4.0)
圖片來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 (CC BY 4.0)
參考論文:
1、Polygenic overla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ross-ancestry validationNature Human Behaviour
延伸閱讀:
1、智商更高,精神疾病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