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破迷思,  醫學健典

柿子加香蕉會中毒?吃柿子產生胃柿石?

吃柿子會中毒?

曾經有謠言說吃柿子之後,如果再喝優酪乳、吃香蕉,可能引發中毒。其實吃太多柿子、沒熟的柿子,是會產生一些健康狀況,但並不會中毒或致死!

這謠言跟柿子中的單寧(鞣質)有關,許多植物都有這類物質,但柿子尤其多。單寧是多種化學物質的總稱,分成可水解單寧、縮合單寧,主要存於植物細胞的單寧體。單寧能夠防禦昆蟲與紫外線,是植物自我保護的化學分子。柿子果皮含有最多單寧,而柿子果肉也有含量。

沒熟的柿子有著豐富的可水解單寧,當到了胃部的酸性環境,食糜會變成膠狀凝結物,如果同時有富含蛋白質、纖維的食物,也會一起凝集形成植物糞石。植物糞石非常硬,很多案例都是吃了沒熟的柿子才產生,因此柿子造成的植物糞石又叫胃柿石。

總的來說,胃柿石是單寧+蛋白質+其他物質的複合物,堅硬且可能卡在胃部,不具有毒性。謠言說的優酪乳富含蛋白質,香蕉則有單寧、膳食纖維,因此胃柿石的風險很高,但也沒嚴重到變成中毒。

胃柿石如何治療

體內有植物糞石也不一定會有症狀。在胃腸道有顆小石頭,其實是可以排出的。若不幸卡住腸胃道,才可能產生不適。相關症狀像是感到胃痛、噁心嘔吐、厭食、體重下降都有機會。少數會產生較嚴重併發症,像是胃出口阻塞、胃腸道出血、腸阻塞、穿孔、腹膜炎、腸套疊。

最常見的檢查是透過胃鏡,如果確診是植物糞石,症狀輕的患者可以透過化學溶解,以碳酸飲料、纖維酵素嘗試溶解糞石。當化學溶解處理無效,或產生明顯症狀時,就會進行內視鏡移除。若內視鏡也無法有成效,或產生併發症時,就會進行相關手術。

柿子的單寧含量

只要記得沒熟的柿子有較多單寧,味道也會因此較苦。當柿子逐漸成熟,單寧含量也會隨之越少,有些柿子在樹上就會脫澀,但有些種類需要人工脫澀。像是四周柿用鹼液(碳酸鈉)脫澀、牛心柿用石灰懸浮液脫澀。因為柿子多數的單寧是在果皮,就算脫澀也無法消除果皮的所有單寧,所以吃柿子要記得剝皮。

而柿餅放在無遮蔭的地方曝曬之前,會先將柿子都削皮。除了可以幫助脫水,也能讓柿子接收紫外線,進而讓單寧分解。如果是吃柿餅,其實不用太擔心會吃進一堆單寧。

結論就是柿子+優酪乳並不會中毒,更不會致死。由於柿子的單寧+優酪乳的蛋白質,會結合成胃柿石而造成不適,雖然少數狀況可能需要手術,但真的機率不高。而避免同時吃柿子和香蕉,是因為香蕉有很多膳食纖維,未成熟香蕉也有很多單寧,會與柿子的單寧結合,提高胃柿石的風險

市面上的柿子、柿餅基本上都是脫澀後的產品,單寧含量比沒熟的柿子低很多。只要不吃沒熟、明顯苦澀的柿子,就可以不用過於擔心。而成熟柿子也要適量攝取,同時避免吃果皮。希望這篇有關柿子的文章,可以讓你了解謠言的基礎與正確資訊。透過認識科學知識,也做到保護健康的原則!

更多健康知識都可以直接上,明日科學網站: https://tomorrowsci.com/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s://kmweb.coa.gov.tw/
  2. Matsuura H, Moritou Y, Kinoshita T, Asano Y, Mashima S, Hayashi K. Diospyrobezoar and a fondness for persimmons. 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110(6): 401-402. https://doi.org/10.1093/qjmed/hcx039
  3. Delia CW. Phytobezoars (Diospyrobezoars): A Clinicopathologic Correlation and Review of Six Cases. Archives of surgery. 1961; 82(4): 579-583. doi:10.1001/archsurg.1961.01300100093010
  4. Chung YW, Han DS, Park YK, et al. Huge gastric diospyrobezoar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oral intake and endoscopic injection of Coca-Cola. Dig Liver Dis. 2006;38(7):515-517. doi:10.1016/j.dld.2005.10.024
  5. Iwamuro M, Yunoki N, Tomoda J, Nakamura K, Okada H, Yamamoto K. Gastric Bezoar Treatment by Endoscopic Fragment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Pepsi-Cola® Administration. Am J Case Rep. 2015;16:445-448. Published 2015 Jul 10. doi:10.12659/AJCR.89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