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卡斯爾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們發表了聲明,特別呼籲人類應該要對實驗室的小白鼠進行更好的實驗環境與手法,他們進行的新研究表示,擁有快樂情緒的小白鼠有助於更好的科學研究。

小白鼠的染色體和人類非常接近

大家應該都常常聽過「白老鼠」這個形容詞,但為何科學家都喜歡用小白鼠來做實驗呢?小白鼠的基因序列和人類的相似,一些醫學的科研和臨床實驗都是由小白鼠來完成的,當中就以小白鼠做遺傳學實驗最好,因為它的全基因組和人類的相似度極高,小白鼠的染色體和人類非常接近(小白鼠是40對,人類是42對),很多人類難以治癒的疾病可以在小白鼠身上找到相似性狀,從而加以實驗發現治病基因。

除了基因相似度高以外,小白鼠遺傳基因的穩定性也很高,同一窩純種小白鼠,有著幾乎完全一樣的遺傳特性,這對科學試驗非常方便的,可以排除個體對象的差別。

小白鼠的長期情緒會影響實驗反應

不過在週三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小白鼠的長期情緒以及健康會影響它們對實驗反應是否採取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對於行為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需要考慮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科學家們每當有機會觸摸小白鼠的時候,就會抓住小白鼠的尾巴抬起來,這會使小白鼠處於焦慮和抑鬱的情況,而另一種方法則是通過一種壓力較小的隧道技術來處理,在這種技術中,小白鼠會被懸掛在一個塑料管中,而不是被抓著。

正視小白鼠的實驗環境

兩組小白鼠仍然對正面的刺激有所反應,例如糖水,但是當負面的事情發生時,科學家用尾巴處理的小白鼠比在試管組的小白鼠有更強的負面反應。

心理學研究這正處於複製危機之中,心理學家們正努力重現彼此的發現,對他們的研究提出質疑,如果像處理小白鼠這樣簡單的事情而影響了他們後續的工作,那麼科學家們絕對需要開始正視這項問題了。

紐卡斯爾動物行為和認知研究人員Candy Rowe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這些發現表示經過隧道處理小白鼠應該用於所以研究的條件,且得更廣泛地使用,確保我們飼養和合作的動物擁有最佳的條件,也將確保科學實驗得到最好的可靠結果。

圖片來源:sohu

資料來源:DAN ROBITZSKI(2020,August 26).SCIENTISTS: LAB MICE DESERVE HAPPIER LIVES. Futurism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站 www.tomorrowsci.com

You May Also Like

科學家發現蝙蝠的聲波能力是與生俱來的!牠們對於辨別空間感知有著獨有的方式

蝙蝠使用聲納確定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 臺拉維夫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蝙蝠從出生起就知道如何運用聲音了,…

科學家結合木纖維與蜘蛛絲,製成高強度且堅韌的新材料

材料的強度與拉伸性是一體兩面的,因此在提升強度的同時保持材料的拉伸性,一直是材料工程中相當艱難的挑戰…

藉由收集細菌的部分,科學家們創造出了「活體」的合成細胞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人員,在合成生物學上前進了好一…

科學家聲稱發現「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

今年四月,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名為 LHS1140b 的外行星(exoplanet),被科學家稱為「最可…

構成生命要素的氨基酸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出現了

Asuka 12236隕石藏有豐富的氨基酸 科學家近年來在最原始的太空岩石上發現了構成生命的氨基酸和…

只要觀看特定影片就可以提高智力測驗的成績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只要看一段關於如何回答特定類型智商測試問題的小影片,你的成績就能提高18分。 智力…